上證指數
本周一,是6月第一個交易日。在題材股和權重股集體發力之下,滬指大漲4.71%,連續突破4700點及4800點兩個整數關口,煤炭、電力等板塊表現搶眼。中小板、創業板則分別站上11500點和3700點,再創歷史新高。個股方面,兩市近2200只股上漲,450股漲停,僅百余股下跌。
細究起來,A股以大幅普漲的姿態迎來6月“開門紅”,對于如何觀察后市,有五大信號值得關注。
信號一:三大股指集體大漲歷史上較為罕見。截至昨日收盤,滬指報4828.74點,漲216.99點,漲幅4.71%;深成指報16917.53點,漲817.08點,漲幅5.07%;創業板指報3718.75點,漲175.91點,漲幅4.97%;中小板指報11500.14點,漲528.03點,漲幅4.81%。整體來看,“牛不停蹄”的走勢已經將A股的上漲“大戲”逐漸推向高潮。
信號二,縮量上漲是市場沉淀籌碼。最近三個交易日,滬市分別成交12479億、9554億、9345億,深市分別成交11727億、9352億、8751億,創業板分別成交2205億、2129億、1885億,中小板分別成交4526億、3620億、3329億。只有“5.28”巨震那天,才出現籌碼松動的情況,但也說明多空大換手,多方接盤踴躍。第二天縮量止跌反彈,有的場外資金還在觀望。到昨天第三個交易日,受周末消息面利好,基本消化了新股抽簽造成的緊張情緒,投資者持股信心增強,市場中長線籌碼開始沉淀。
信號三,央行再度注水。大量資金涌入券商、銀行等大藍籌板塊,這與央行動作有關。央行近期針對特定銀行進行了抵押補充貸款(PSL)操作,以提供基礎貨幣。本次PSL利率降至3.1%,而去年央行撥付給國開行1萬億PSL利率定為4.5%,本次利率較去年大幅下降31%。業界解讀,4月份以來央行政策思路似乎發生改變,短期利率大幅下行,并通過票據貼現等渠道影響到信貸市場,這或許與股票市場近期猛烈上漲存在一定關聯。另一方面,央行金融運行報告強調要促進股市平穩健康發展,力推戰略新興板全面推進創業板改革。其中指出,促進股票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央行表態有利于為股市營造慢牛氛圍。
信號四,制造業小幅擴張。受益于降準降息、地方債置換等措施,5月份官方PMI和匯豐PMI數據適度反彈。5月中國官方PMI為50.2%,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制造業小幅擴張。PMI的環比上漲,使得投資者對經濟復蘇信心有所增強。短期內經濟有望在下半年見底企穩,但經濟整體仍有下行風險,促增長措施蓄勢待發。業界認為,如果資金延續首季的外流趨勢,預計央行還將降準100個基點,降息至少25個基點。
信號五,牛市不會輕易停歇。歷史上的歷次牛市,都是短期形成巨大漲幅。牛市就是水漲船高,順應趨勢勝于猜測短期拐點。如果中國經濟在利率降低、改革紅利釋放的背景下實現周期復蘇,如果股市直接融資給企業帶來盈利拐點,使經濟從分母驅動轉向分子驅動,那么,此輪牛市便可能會很大、很長。證券時報記者 湯亞平
業內人士分析,近期暴跌僅是一次必要調整,在市場流動性格局等一系列核心因素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A股長期向上的趨勢并沒有改變。
波動放大是風險偏好提升后牛市的特征。A 股自1月下旬以來連續數月快速上漲,每周新增開戶數持續超過200萬戶,成交量也超過2萬億元。本輪牛市表面特征與1996年和2007年非常類似。
其中,保本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相比前一周下降0.90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倉位相比前一周下降0.62個百分點;偏債混合型基金倉位下降0.34個百分點。建議基金大類資產配置,以偏股方向配置為主,債券、貨幣中性配置,海外基金低配或不配。
據本周又有23只新股來襲,并將于周二和周三集中發行。與自去年IPO開閘以來各批次不同的是,本周打新因“巨無霸”中國核電的發行而備受關注,與中國核電巨額募資相對應的是打新凍結資金的高企。
就在A股的強勁勢頭引起國內外投資者共同關注的同時,A股國際化迎來了前進的一大步。日前,英國指數公司富時集團宣布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過渡性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