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
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大跌321.44點,跌幅6.50%;兩市跌停股超500只,可謂“哀鴻遍地”。那么,私募對此又有哪些看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一些私募大佬。對于暴跌原因,接受采訪的幾位私募人士均認為,市場長期持續上漲后,一般會大幅調整,歷次牛市都有該特征。而對于后市,這些私募指出,“改革牛、創新?!备窬植⑽窗l生改變,但要警惕“杠桿”不計成本拋盤帶來的風險。
昨日(5月28日),適逢“5·30”即將迎來八周年之際,A股的斷崖式暴跌無疑給投資者當頭一棒。昨日10時30分左右滬指高位跳水,午后尾盤更是遭遇權重股大幅砸盤,題材股傾瀉暴跌。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4620.27點,大跌321.44點,跌幅6.50%;創業板指報于3432.98點,跌195.69點,跌幅5.39%;兩市跌停股超500只。
對于昨日的斷崖式暴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邀請六位私募大佬,分別是玖逸投資掌門人戰軍濤、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嫡、中域投資總經理袁鵬濤、鴻逸投資總經理張云逸、朱雀投資的一位高管以及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就下跌成因,以及后市走向等進行解讀。
重挫成因:暴漲后大幅調整是常理
NBD:昨日市場斷崖式暴跌,跌幅6.50%,跟8年前的“5·30”十分相似,如何看待?
戰軍濤:此次暴跌屬于牛市期間非常正常的一次調整。市場前段時間漲得有點非理性,在長期持續上漲后,一般都會出現大幅調整,歷次牛市都有這樣的特征,只是不確定哪一天調整。昨日幾百只個股跌停,正常。
仇天嫡:首先來看整個行情的脈絡,此次牛市有兩條主線,一是降息降準釋放的提振經濟信號;二是改革是股市上漲的動力?,F在來看,改革沒有結束,此次下跌是前期漲得太多后的一個調整,其實每一波牛市中也都有巨幅調整,獲利盤太多了,創業板估值太高,這些因素下調整反而會讓行情走得更健康。
今日滬指暴跌近7%連續失守4800、4700點,板塊近乎全線下挫,兩市逾2000股下跌,超500股跌停,成交量再破2萬億,刷新歷史記錄。
正當人們為股指的持續沖高而感到不安時,A股昨日來了一次大調整——滬指單日跌去321.44點,跌幅達到6.5%,總市值蒸發約2萬億元??梢灶A見,只要股市不出現急速的暴漲暴跌,監管層“無形的手”就不會出現,股市長期向好的方向,依然不會改變。
“今年5·30是周六,股民不用擔心暴跌。時隔8年,和2007年的市場相比,很多人認為,從目前指數的攀升態勢、資金的追逐風格以及政策導向來看,“5·30”式的暴跌不會重現。
牛市就是泡沫化的過程。牛市最后終結,源于主導產業發展動力耗竭,新一輪商業周期結束,如96-01年的家電飽和、05-07年的地產銷售瘋狂、2000年科網泡沫化等。參考海外,我們可以跟蹤企業盈利、貨幣政策、融資規模三個指標尋找泡沫破滅的征兆。
連續三個交易日成交量突破2萬億元,A股用實際行動展示了真正的有錢任性,并以此創造出了資本市場新的世界紀錄。宋清輝認為,廣發、海通等多家券商近日再度提升保證金比例,說明券商也意識到市場短期存在回調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