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的二八分化后,上周五大盤藍籌股強勢啟動,助力滬綜指刷新七年新高。主板的量價齊升和創業板的高位巨震透露出資金調倉跡象,風格天平再度搖擺。分析人士指出,大盤藍籌股此番能否擺脫“脈沖”魔咒,開啟新一輪上漲行情 ,取決于三因素:一是量能能否持續放大;二是政策利好的刺激密度;三是金融、建筑等龍頭品種的表現。而大部分主流機構認為,藍籌股行情值得期待,成長股難以熄火,但短期調整壓力增大,建議選取改革主線,大小通配。
三因素決定藍籌行情力度
4月底以來,以“中字頭”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曾持續下挫,雖然在滬綜指4100點附近止跌,但反彈力度有限。中小創高歌猛進,持續擔當市場主角。上周二,券商股帶動滬綜指大漲,引發風格切換猜想,但次日券商股領跌,藍籌行情曇花一現,再度被中小創搶去風頭。上周五,滬綜指跳空高開后強勢反彈,創出七年新高,中小創則逆市微跌,風格天平再度擺動。
從上周五市場表現來看,滬綜指放量大漲,創業板天量巨震,這釋放出一定的資金調倉信號。市場運行規律顯示,主要指數中長期具有趨同性,從這一角度看,創業板在持續脫離主板大漲后,二者存在較大的回歸動力。鑒于當前創業板強勢格局難撼,風格不會出現激烈反轉,主板和創業板的走勢回歸很可能以主板反彈、創業板震蕩的形式進行。因此,短期大盤藍籌股領銜的主板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此番反彈能否打破“脈沖”魔咒?分析人士認為取決于三重因素。
一是量能能否持續放大。當前流動性較為寬松,但此前增量資金源源不斷追逐中小創。后市增量資金能否持續流入大盤藍籌股,直接決定其反彈力度和高度。滬市量能是直接觀測指標,如量能持續放大,將打破“天量天價”隱憂,推升股指向上拓展空間。
二是政策利好的刺激密度。繼“一帶一路”之后,一系列穩增長刺激政策以及《中國制造2025》成為藍籌股新一輪主題投資的契機,其細分政策措施和落地推進情況決定相關品種的表現。如果相關產業利好密集出臺推進,有望對沖經濟下行、去杠桿等利空因素,助推藍籌股啟航;如果利好刺激僅停留在預期層面,則難免重回“脈沖”困局。
三是金融、建筑等龍頭品種的表現。其中,以券商為代表的金融股是本輪牛市的領頭羊和行情風向標,而建筑則是前期領跌板塊和調整重災區。這兩大品種的走勢將對市場情緒和投資心態帶來較大影響,從而決定了大盤行情的高度和持續性。
風格回歸大小通配
從最新機構觀點來看,對于市場風格會否切換分歧較大。大部分機構認為,藍籌股有望展開階段性反彈,主板新一輪上漲值得期待;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不會熄火,但上行腳步可能放緩。建議投資者調整持倉結構,大小通配,同時注意風險,降低杠桿。
銀泰證券認為,A股整體樂觀趨勢仍將延續,滬深主板料將進入新一輪的上升行情;而中小板、創業板在經過前期的連續大漲后預計上行節奏將明顯放緩,但出現顯著回調的可能性依然較低。申萬宏源認為,大盤后市有望繼續震蕩走強,投資者可順勢而為,但操作上不宜再加杠桿,以防盛極而衰的小概率事件發生。西南證券認為,本周為5月份的最后一個交易周,6月份新股發行批文中,若出現中國核電,資金將加速流向滬市,造成滬強深弱分化加劇。東吳證券對于風格切換則更為堅定,其認為短期市場風格或回歸二八,投資者需跟隨趨勢,在適當加大權重倉位的同時逐步減持中小盤個股 .
總體來看,隨著大盤創出新高,引發風格回歸預期,對于前期漲幅過大的題材股可以適當兌現利潤,同時逢低介入調整進入尾聲、具有補漲潛力的個股。投資者關注兩條主線:一是受益穩增長和改革利好刺激的高鐵、核電、特高壓、新能源 、中國制造2025等主題;二是前期跌幅較大的國企改革概念股,部分“中字頭”階段跌幅較大,有望迎來補漲。而隨著大盤創出新高,以及新一輪IPO的啟動,震蕩料加大,操作上應控制倉位,不盲目追高。
伴隨上證綜指時隔七年再度站穩4600點,22日,滬深兩市流通市值首次超越了50萬億元的關口。受此帶動,滬深兩市流通市值一舉突破了50萬億元關口,達到506561億元,較前一個周末猛增8.29%。
目前股市增量資金相對充沛,券商重申改革牛和轉型牛趨勢不變。對于不斷創新高的創業板來說,盡管有聲音認為短期風險加大,但也有機構認為仍然在超強趨勢中。
面對A股部分上市公司不正常的上漲現象,證監會于上周五宣布將查辦12起異常交易案件,劍指市場操縱。
在經歷了近兩周的窄幅整固之后,上周A股震蕩回升重回上行走勢,盤面上板塊積極輪動,金融權重股走勢穩定的同時,創業板、中小板為主的中小市值品種反復活躍,市場人氣得到持續提振,滬指創出本輪反彈的新高。
5月20日,新深成指擴容首秀,當日收盤漲1.39%,收于15306.52點,盤中最高漲幅達4.35%;當日成交金額為4500億元,占深市成交額55%。同步推出的市場首只跟蹤新深成指的指數基金大成深證ETF的未來表現也被市場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