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
在經歷了近兩周的窄幅整固之后,上周A股震蕩回升重回上行走勢,盤面上板塊積極輪動,金融權重股走勢穩定的同時,創業板、中小板為主的中小市值品種反復活躍,市場人氣得到持續提振,滬指創出本輪反彈的新高。中短線來看,改革和政策寬松兩大推動因素并未轉變,市場多頭思維強烈,A股有望進一步向上拓展反彈空間。操作上,保持七成以上倉位的同時,建議積極調整持倉結構,逢低關注銀行、保險等低估值金融權重板塊,中長線布局上,可留意節能環保、智能機器等新興產業品種。
盤面表現來看,權重搭臺、題材唱戲的樂觀局面在盤面呈現,一方面,權重股保持了相對平穩的走勢,起到護盤作用,同時,也為中小市值品種活躍創造了穩定的環境,尤其保險、券商、銀行等金融股在盤中不時走強,有效抬升了指數運行重心;另一方面,“互聯網+”相關的各類題材、概念品種反復活躍,盡管在上周初一度快速下探,但僅僅半個交易日便震蕩回升,意味著下檔承接力強勁,隨著創業板、中小板指數不斷創出新高,主流資金顯然也更為青睞互聯網、生物醫療、寬帶等高新技術品種。整體而言,此前大中小市值品種運行風格差異化的情況得到一定改觀,權重板塊和中小盤股之間的蹺蹺板現象有所弱化,這也意味著在指數前期連續整固的過程中,主流資金快速完成了階段性調倉換股,而市場的做多合力也因此重新得到凝聚,板塊之間有序積極輪動有助于形成市場內在的強勁推動力,結合兩市量能水平溫和放大的跡象分析,場外資金進場意愿也有所提升,在量價配合理想的情況下,股指持續上行的動力充沛。
回顧滬指從前期高點4572點回落之后的走勢來看,期間的震蕩整固更多是消化經濟數據不佳、新股大規模發行引發資金分流等因素的負面影響,但推動本輪行情展開的兩大核心因素并未轉變,改革持續推進以及政策保持寬松狀態,使得市場始終得以維持強勢格局。
誠然,當前經濟依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無論是CPI還是PPI的數據,均顯示國內的經濟需求端并未有太大好轉,但這也將倒逼管理層頻出刺激政策穩定經濟,無形中繼續增強了市場一直存在的“經濟不行有政策”的多頭思維,5月份以來,從貨幣政策的降息,到地方債納入抵押品框架,再到新增5000億元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規模,再到發改委集中披露6個大型基建項目,繼續加大投資力度,無不透露出管理層穩經濟、呵護市場的明顯意圖,這使得A股一直處于非常良好和寬松的政策環境當中,在政策沒有收緊的情況下,指數反復向上將是大概率事件。
改革不斷推進同樣是A股上行的重要驅動因素,從管理層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多行業、多領域的改革已經都在持續推進當中,經濟結構調整,增長方式轉變方面,有國家戰略級別的“一帶一路”方案的推出;深化企業改革方面,國企改革的“1+15”體系已經亮相,加上電力、電信、石化等重要行業的改革也已經展開,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有望得到逐步的轉換,改革的紅利也將逐步釋放。對于A股而言,改革過程中,也將不斷催生新的熱點和領漲品種,有助于維系盤面的賺錢效應,也有助于不斷釋放做多動力。
技術面來看,滬指上周二的中陽線已經突破前期收斂三角形的上軌,同時MACD指標再度金叉發出多頭信號,配合均線系統的多頭排列,5日均線向上金叉10日、20日均線,且多條均線持續向上發散,滬指新的上漲空間有望打開,預計后市將繼續挑戰4700點大關。西部證券 王梁幸
一旦股市出現瘋狂情緒,總有人拿“散戶太多”說事。其實,就本輪牛市而言,壓根兒是機構之間的博弈。
做多力量的井噴讓最近的A股市場人氣爆棚,連續數日每天數百只股票漲停的景象也讓投資者大開眼界。但再強的“風”也需“歇歇腳”,昨日上證綜指在4500點一線的沖高回落,就反映出市場面對前期高點時的糾結、猶疑心態。
5月20日,新深成指擴容首秀,當日收盤漲1.39%,收于15306.52點,盤中最高漲幅達4.35%;當日成交金額為4500億元,占深市成交額55%。同步推出的市場首只跟蹤新深成指的指數基金大成深證ETF的未來表現也被市場寄予厚望。
分眾傳媒借殼宏達新材漸行漸近,這為中概股回歸A股又注入一支催化劑。日前,暴風科技拆除VIE架構,回歸A股上市,連續漲停的紀錄激發了市場對“互聯網+”中概股回流熱情。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完善,互聯網公司在A股上市以及中概股回歸將成常態。
導讀:在富國基金主辦、中國基金報協辦的“第七屆富國論壇”上,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這一輪牛市結束,一定會看到創業板里面出現一批公司的市值達到三五千億的一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