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
在富國基金主辦、中國基金報協辦的“第七屆富國論壇”上,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這一輪牛市結束,一定會看到創業板里面出現一批公司的市值達到三五千億的一批公司。這波牛市的結束會在18年甚至會在2021年。
中國經濟底部會出現在什么時候?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 2012年人口紅利結束,勞動年齡人口出現凈減少,意味著舊的增長模式結束,大量的資本轉入新經濟,所以2013年新產業崛起,創業板牛市崛起。2014年二季度,房地產長期拐點出現。引發了經濟加速探底,貨幣價碼放水,改革加快等一系列的事件,并且引發了居民資產配置的變化和牛市的啟動。回到這個問題,經濟何時見底呢?我的判斷非常簡單,就在今年的晚一些時候,我們處在衰退的末期,今年晚一些時候,經濟的晚一些時候,大家可以看到房地產投資的著陸。為什么呢?2012年出口由過去20%的增長降到6%。現在房地產投資降到個位數。如大家看到房地產投資的著陸,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的大底會露出來。簡單一句話,我們正在經歷最后一跌,這是驚心動魄的一幕,陽光總在風雨后。
預計未來一年,主板和創業板哪個更強?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只有看清了起點,才能更好展望未來。本輪牛市是A股有史以來最大的牛市。為什么?我回顧過二戰之后這些國家的股市,無論是英國、美國、日本,都經歷過指數十倍的大牛市。這些經濟體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強盛的過程當中,金融資產一定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我們正在經歷這個過程。
一旦股市出現瘋狂情緒,總有人拿“散戶太多”說事。其實,就本輪牛市而言,壓根兒是機構之間的博弈。
做多力量的井噴讓最近的A股市場人氣爆棚,連續數日每天數百只股票漲停的景象也讓投資者大開眼界。但再強的“風”也需“歇歇腳”,昨日上證綜指在4500點一線的沖高回落,就反映出市場面對前期高點時的糾結、猶疑心態。
就在前一天,股轉公司董事長楊曉嘉在2015中國股權投資論壇上稱,新三板目前為止沒有降低投資者門檻的想法。楊曉嘉19日明確表示,新三板目前為止沒有降低投資者門檻的想法,引入散戶提高活躍度,不是新三板市場發展的方向。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20日,重要股東二級市場交易頻繁,合計947家公司重要股東減持,減持倉參考市值合計高達2838.7億元。在控股股東銳減文峰股份持股比例時,其股價隨之腰斬,4月份至5月20日,該公司股價跌幅接近50%,從最高價49.18元跌回到14.61元。
進入5月以來,大盤 V型反轉,創業板則扶搖直上。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此輪新興概念股的上漲中,機構加倉成為股價上漲的主動力。滬上某私募基金經理表示,在當前的市場飆漲環境中,資金尋找次新股和具有收購新興產業的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