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曾經被拋棄的資產,時隔5年后,又成為了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通威股份”:600438)向投資者講述多元化發展的“腳本”——一如2008年。
故事的主角依舊是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永祥股份”),一家主要從事多晶硅、聚氯乙烯(PVC)、三氯氫硅和電石渣水泥的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和通威股份同屬一個控股股東——通威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通威集團”)。
通威股份5月10日晚間發布的交易預案顯示,其計劃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永祥股份99.9999%的股權,交易價格為20億元,增值率11.94%。雖然2013年和2014年,永祥股份分別虧損9968.09萬元和1.29億元,但交易方通威集團和巨星集團還是簽訂了三年凈利潤不低于6.3億元的業績補償承諾。
除了收購永祥股份,通威股份還將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通威集團剛剛成立的全資子公司通威新能源,該公司目前尚處于籌備期,注冊資本3月才到位。
此外,通威股份還擬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配套資金20億元,用于通威新能源所屬的光伏電項目等。通威股份計劃投入40億元進軍光伏產業,走多元化之路。
5年前,通威股份多元化失敗還歷歷在目,如今,同一個地方其會否跌倒兩次,還需要時間來檢驗。截至5月15日,通威股份復牌后已經連續5個漲停。
永祥股份曾作為優質資產注入通威股份
這是通威股份時隔5年后再提多元化發展,上一次其進入光伏產業以失敗告終。
對于關注通威股份的投資者而言,永祥股份并不陌生,其正是2010年上市公司所剝離的“不良”資產。
2008年2月,通威股份從通威集團和巨星集團手中,分別購入永祥股份48%和2%的股份,交易總金額為1.91億元,上市公司以現金方式完成上述收購。
通威集團稱,上述交易的目的是“向公司注入優質資產,以利更好、更快地做大、做強上市公司,給投資者更大回報?!?/font>
上述交易完成后,通威股份成為永祥股份第一大股東,永祥股份的業務成為上市公司第二主業。
當時,永祥股份擁有年產12萬噸的PVC生產線,且在2007年設立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建設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該項目在2008年6月才投入生產。
自1995年成立以來,通威股份主要從事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上述交易完成后,通威股份主業從單一的飼料產業,變為飼料和化工及新能源雙主業發展。
2008年,永祥股份為上市公司帶來了4064.96萬元的凈利潤,占公司當年凈利潤的38.5%。
通威股份在2009年8月發布的中報中,認為“雖然多晶硅價格回升還較為緩慢,但行業的復蘇已顯現?!辈贿^,幾個月后,通威股份還是打算將永祥股份剝離,賣給控股股東通威集團。
2010年2月,通威股份與控股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將其持有永祥股份50%股權轉讓給通威集團,作價2.48億元。這距通威股份買下永祥股份剛好兩年時間。
關于此次剝離,通威股份稱:“前次收購永祥股份目的在于進入新能源行業,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但一方面國內多晶硅價格大幅下降且持續低迷,永祥股份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受國家產業政策的影響,永祥股份發展前景不明確?!?/font>
通威股份還表示:“本次轉讓永祥股份的股權,能夠集中公司資源做大、做強飼料產品業務,保持水產飼料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主導地位,給投資者穩定、持續、可靠的回報。”
不過,控股股東通威集團顯然不認為永祥股份“前景不明確”:2010年7月,永祥股份二期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正式開工,總投資40億元的年產6000噸多晶硅項目也同時正式奠基。
2010年9月,通威集團以作價1.82億元的債權和現金參與了四川永祥增資。隨后,永祥股份又通過幾次增發,引入了新的股東與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