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互聯網+”概念,并將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答記者問時也表示,“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
“互聯網+”概念興起后影響幾何?哪些上市公司正在身體力行“+互聯網”?在實地調研了浙江省物產集團整體上市平臺——物產中大后,中國證券報記者對“互聯網+”對A股的推動有了一個更為直觀的感受。
這家原先以汽車售后服務、貿易實業為主的上市公司,在注入物產集團大宗商品供應鏈集成服務業務后,將依托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研發、生產、交易、流通、融資等各環節進行互聯網滲透,從而連接供應商、制造商、消費者等相關各方,由賣商品變為賣服務,打造生產資料領域的“阿里巴巴”。公司股價也在復牌后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翻了一番。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研中深刻感受到,傳統行業擁抱互聯網的腳步已勢不可擋。“產業互聯網”將成為繼“消費互聯網”之后,促使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新動力。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也為相關A股公司的市值打開更大想像空間。“互聯網+”料將成為貫穿A股今年全年的投資主題。
“互聯網+”讓國企改革插上翅膀
2015年2月13日,停牌4個月的物產中大發布重組預案,擬向物產集團的全體股東綜資公司、交通集團發行股份吸收合并物產集團,向煌迅投資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物產國際9.60%股權,并向浙江物產2015年度員工持股計劃、天堂硅谷融源等9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6.29億元,物產集團擬作價104.89億元整體上市。
物產集團是浙江省政府直屬特大型國有企業,以大宗商品流通與生產性服務業為主業。物產中大此前主要從事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房地產、期貨、貿易實業等業務。本次交易完成后,物產集團的大宗商品供應鏈集成服務業務將整體注入上市公司,物產集團將實現旗下業務的整體上市。物產中大則將通過供應鏈整合、產業鏈管理、價值鏈提升,成為現代流通領域的集成服務商、產業組織者,打造互聯網時代流通4.0版新型綜合商社。
何謂“流通4.0”?用物產集團董事長王挺革的一句話概括之,就是做生產資料領域的“阿里巴巴”。其核心是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支撐,以消費者驅動為理念,以大型流通企業為核心,把供應商、制造商、消費者和利益相關方聯系在一起,實現線上線下結合的平臺化運營,由賣商品向賣服務轉變。
還有人將物產中大提出的“流通4.0”概念分解為“四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商流”——即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貿易過程的網絡管控,并不斷拓寬供應商、制造商和消費者資源,連接國內國外市場,參與全球資源配置,進行原材料開發配供以及相關行業的合作經營和整合。
“物流”——即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基礎上,增加訂單處理、供應鏈設計管理、物流金融、庫存分析與控制等增值服務,運用信息技術,進一步提升物流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提高物流業務對核心業務的支撐力。
“資金流”——即依托物產集團不斷完善的金融業務平臺,為供應商、制造商、消費者提供各種供應鏈金融服務,打通“資金流”服務業務渠道。
“信息流”——即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實現供應鏈中的信息共享,推動上下游客戶信息的交流與對接,為客戶節約采購成本、物流成本和財務成本,進而為客戶創造價值。
也就是說,物產中大未來將以供應鏈物流和供應鏈金融作為支撐,實體網絡和電商平臺虛實結合,“上控資源、中聯物流、下建網絡”,逐步實現從傳統貿易商到供應鏈集成服務提供商的轉變,公司市值也由此獲得極大躍升空間。
產業互聯網重塑“價值經濟”
如果說,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代表的是消費互聯網業態的成功,那么,“物產中大”們的轉型則標志著中國“產業互聯網”革命的興起。
與消費互聯網以個人為中心、博取“眼球經濟”不同,產業互聯網更多是以企業為中心,通過在研發、生產、交易、流通、融資等各個環節的網絡滲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節約能源消耗、擴大市場份額、暢通融資渠道,通過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尋求新的商業模式,創造“價值經濟”。
放眼A股,“產業互聯網”概念已悄然滲透到許多傳統行業領域:
在高度壟斷的石油行業,中國石化的“互聯網+”步伐已走在許多企業前列。公司董事長傅成玉在3月23日舉行的香港業績發布會上宣布,今年將全面啟動基于互聯網的車聯網、O2O、互聯網金融等六大創新業務,相應的客戶管理系統和第三方支付系統今年4月將調試運行。
銀行大佬也在擁抱互聯網。中國工商銀行近日在京發布互聯網金融品牌“e-ICBC”以及一系列互聯網金融產品,全面加快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截至目前,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都已把互聯網金融提升到戰略地位。
古老而傳統的醫療行業亦在加速觸網。比如,中醫藥企業康美藥業設立的網絡醫院近日獲批。其打造的網絡醫院將提供web平臺、手機APP等終端,通過終端上集成的在線聊天、電話、視頻等方式實現醫患溝通,將互聯網與移動醫療概念緊密結合。
房地產行業更是將觸角全面伸向互聯網。最初以房地產廣告和咨詢業務起家的三六五網,2013年開始向“房產O2O”發展,2014年又在此基礎上沿著“居家O2O”產業鏈進行擴張。目前,公司業務已囊括房產O2O、家居O2O、社區O2O和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股價也不斷攀高,并于年初登上百億市值。
“互聯網+”浪潮洶涌,引發的辯論也不少。比如,做生產資料電商哪個模式更可取,是像上海鋼聯、康美藥業這樣在某個垂直領域深耕細作,還是像物產中大這樣大而全?是否所有傳統行業觸網都能獲得附加值?觸網企業是在炒短期概念,還是醞釀長期變革?
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的趨勢已不可逆。期待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商業模式的再造,孵育出更多領域里的阿里巴巴,亦期待在A股“互聯網+”的風口里尋找到更多飛天的豬!
(吳錦才 汪珺)
A股賺錢效應持續顯現,場外資金也繼續跑步入市。 數據顯示,上周新增股票開戶數156.26萬戶,其中新增A股賬戶數156.13萬戶,新增B股賬戶1284戶,此外新增基金賬戶83.39萬戶。
在4000點大關之下,逼空上漲后市場對中級調整的擔憂再次升溫。短期看,以小票為主的創業板出現震蕩調整的概率正逐步增大,投資者應注意防控風險。業內人士指出,高估值小票面臨調整幾乎得到機構共識,但其調整的時點仍難以預測。
這股旋風背后的推手是證監會,證監會允許公募基金投資港股的消息讓一些先知先覺的資金“嗅”到了新的機會:一邊是受益“港股通”的場內交易QDII港股指數基金遭搶籌,一邊是借道港股通進入港股市場的資金劇增。
在一些私募基金人士看來,這輪牛市始于2013年,第一階段是制度性的紅利,第二階段是目前正在經歷的結構性紅利階段,第三階段尚未到來。貨幣政策微調的預期以及連續降息降準釋放出的流動性是本輪股市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每當股市行情好時,總會出現賣房炒股的言論和個例。南京一家本土券商研究員跟揚子晚報記者介紹,在他們營業部就有一個大戶,去年賣掉別墅炒股,從幾百萬炒到上千萬,今年賣掉股票后買了套新別墅,現在拿純賺到的幾百萬資金繼續炒股。
北京商報記者從深交所大宗交易平臺看到,上周五,華澤鈷鎳共出現5筆交易,合計成交180萬股,成交價格為19.47-19.5元/股不等,該成交價較當日華澤鈷鎳的股價存在非常大的折價。上周五華澤鈷鎳是“一”字漲停,股價報23.79元/股,這也意味著,當時通過大宗交易賣出該股的賣家是折價了18%。
隨著上市公司紛紛披露年報,埋伏在上市公司中的"牛散"們也逐漸浮出水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周軍、施建剛、周信剛、黃木秀、熊晴川、汪明英、林延秋等"牛散"在眾多上市公司出沒。
特別是本次30家IPO出臺后,利空消息僅半天就消化了,市場之強是A股歷史上少有。所以,這些基本面情況也說明了,A股環境得到了強化,市場正由謹慎做多向積極做多轉移。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滬指仍然走在5日均線上,表明市場上多方力量還是占據優勢地位。經濟疲軟將再度推升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建議關注大金融等受流動性推動的板塊,如非銀板塊。
在經歷前期一輪快速上漲后,上證指數已行至3800點,上海證券分析師蔡鈞毅認為,根據二分之一理論,大盤在技術面有調整需求。預計短期內滬指有望突破4000點關口,而二季度在創下新高后或面臨一定的調整需求。
所謂存款保險,是指投保機構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交納保費,形成存款保險基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向存款人償付被保險存款,并采取必要措施維護存款以及存款保險基金安全的制度。
注:聯絡互動停牌,收盤價為3月27日數據,如意集團停牌,收盤價為3月17日數據,其它收盤價均為昨日數據;漲幅數據為今年以來最高漲幅。周二錢眼推介的個股整體強于大盤,長江證券(000783)盤中沖高6.6%,后回落微漲,大康牧業(002505)、智云股份(300097)、中國巨石(600176)均有2-3%的沖高,安陽鋼鐵則小幅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季度股價翻番的143只個股中,大智慧、聯絡互動、如意集團、二三四五、銀之杰、沙鋼股份、京天利、華鵬飛、迦南科技、新國都等10只個股首季累計漲幅均超220%,成為2015年一季度十大牛股。通過統計發現,三類股成大贏家。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等認為,短期增量資金入場的慣性強大,A股強勢格局不改,其中,地方債務置換等改革有助于提升價值股的配置吸引力。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沈正陽認為,目前市場處于牛市亢奮期,估值泡沫是牛市亢奮的必然結果。
90后葛進,現就讀于北京某所高校,去年年末在室友的鼓動下,毫無炒股經驗的他踏入了股市。” 于是,在股民室友的陪同下,葛進在位于車公莊的招商證券(600999)開戶,先期投入了2000塊錢,專挑“垃圾股”來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