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A股兩融余額穩步增長,力挺指數重心不斷上移。統計數據顯示,A股兩融余額年初僅為3456億元,而到2014年12月19日已突破萬億元大關,不到一年時間大增1.89倍。
值得注意的是,A股兩融余額在今年8月25日才突破5000億元,而伴隨著融資融券標的第四次大擴容,兩市融資融券標的股票數量由695只擴大至900只,A股兩融余額也迅速從5000億元飆升至萬億元,當中間隔僅有不到4個月。
目前,兩融標的股票流通市值占比已上升至A股流通總市值的80%,融資余額暴增的藍籌股成為這波瘋牛行情的中流砥柱。
10股融資余額
增幅超10倍
據證券時報數據部統計,截至12月29日,在剔除擴容以及出現調換的218只兩融標的后,剩下的682只兩融標的中,共有中國銀行(3.94, 0.09, 2.34%)、中國鋁業(6.20, -0.18, -2.82%)、中國建筑(7.17, -0.11, -1.51%)等478股今年的融資余額增幅實現翻番,占比高達70.09%。
其中,中國銀行、云南白藥(60.81, 1.85, 3.14%)、金豐投資(12.27, -0.48, -3.76%)等10股今年的融資余額增幅超過10倍。中國銀行12月29日的融資余額達62.16億元,較其年初的融資余額3.14億元暴增18.83倍,是當之無愧的融資余額增幅之王。在洶涌的融資盤推動下,該股今年取得了接近6成的累計漲幅。不過,并不是融資余額增幅大,股價表現就一定好,以17.28倍增幅排名次席的云南白藥今年就下跌了12.79%。
從融資余額絕對值角度來看,目前兩市共有中信證券(33.46, 1.27, 3.95%)、中國平安(72.78, 1.80, 2.54%)、浦發銀行(15.36, 0.41, 2.74%)、海通證券(23.88, 1.42, 6.32%)、興業銀行(16.26, 0.71, 4.57%)、民生銀行(10.78, 0.05, 0.47%)等6股融資余額突破百億元大關,他們全部出自金融板塊,當中漲幅最高的中信證券上漲155.38%,漲幅最低的興業銀行也有60.85%。
藍籌股融資余額暴增
刺激股價整體走強
從統計數據來看,融資余額增幅與股價表現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當中尤以藍籌股最為突出。
從融資余額增幅超過5倍的60股表現來看,今年僅有紅日藥業(23.530, -0.55, -2.28%)、美邦服飾(10.33, -0.27, -2.55%)等8股不同程度下跌,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電子、傳媒等消費類板塊。
相比之下,以金融、地產為代表的權重股,伴隨其融資余額暴增的還有股價。上述60股中,共有中國中鐵(9.25, -0.10, -1.07%)、中國鐵建(15.58, 0.11, 0.71%)等20股今年累計漲幅突破100%,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強周期品種,其中不乏中國鐵建、國電電力(4.55, -0.22, -4.61%)、中國建筑這樣的超級大盤股。(記者 鄧飛)
昨日,國盛證券下發的《關于調整融資融券標的券有關事項的通知》,鑒于近期股市波動較大,創業板股票漲幅過大,市盈率過高,決定將創業板股票全部調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并調整創業板股票的可充抵保證金的折算率。根據國盛證券官網公布的最新融資標的名單,公司可融標的名單目前共有855只。
融資融券以及傘形信托業務整頓,給市場特別是權重股帶來了調整壓力,加上經濟增速下調預期形成,市場表現受到抑制。周五滬深兩市雙雙高開后便震蕩走低,截至收盤,滬指報3210.36點,下跌51.94點,跌幅1.59%,成交2843億元;深成指報11150.69點,下跌98.34點,跌幅0.87%,成交223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1680.58點,下跌30.79點,跌幅1.8%,成交375.5億元。
無知者無畏,新股民不怕跌,在這波行情中緊追熱點,短短一兩個月資產翻倍的大有人在,新股民杜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今年9月份開戶入市的杜先生,對股市一點都不懂,朋友建議他券商股比較穩妥,杜先生就全倉買入兩只證券股票,成本價不到10元。”杜先生語氣堅定地說,就是來兩個跌停板,我都賺美了。
依靠融資杠桿進來的資金,在行情上漲時會加速上漲、在行情下跌時會加速下跌
兩融透析溫和反彈融資盤在增倉深市連續三周凈流入,做多人氣全面恢復 上周滬指與中小板皆升2.01%,創業板指數收第四根周陽線,周漲2.39%。滬市結束連續四周融資盤凈流出,而以創業板、中小板為主的深市已是連續第三周融資盤凈流入,融資融券市場的做多人氣開始全面恢復。
從融券情況來看,上述前十大標的中有6只呈凈融券償還狀態,其中50ETF、180ETF、保利地產和蘇寧云商的凈融券償還量分別為394萬份、184.72萬份、99.09萬股和31.66萬股。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融資融券余額 區間融資買入額區間融券賣出量(萬股)凈融資買入額(萬元) 凈融券賣出量 區間 融資余額 凈買額
職業投資人黃生最近頗受媒體關注,不僅是因為他在微博上與但斌關于白酒股的爭論,而且還因為他出了一本相當異類的書——《釣魚島背后的貨幣戰爭》。中國的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才剛剛起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也有很大的風險,所以投資對于這類工具還是要謹慎。
在民生銀行(600016)等超級權重股大漲的貢獻下,昨日滬指再次迎來一根長陽。在此背景下,資金的活躍也是可想而知,而券商股更是其集中攻堅的對象。對于券商股來說,資金的青睞并非沒有道理,因為隨著本月末融資融券標的的擴容,券商兩融業務的傭金和利息收入將會同時得到增加,利好不容置疑。
1月25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通知,將兩市融資融券標的股數量由278只增至500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的中小市值股票明顯增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分析人士表示,融資融券標的股擴大,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操作機會,增加市場活躍度。但同時也要警惕一些此前被熱炒的中小市值股遭融券做空。
作為兩市第一大和第二大融資余額個股,中國平安和中信證券被券商暫停融資買入讓市場議論紛紛。中信證券在6月1日發生26.02億元融資買入,較5月29日的21.47億元高出21.19%;同時發生22.84億元融資償還,融資余額也達到403.05億元。
新增資金悄然入場的另一個證據,就是兩融余額的擴大。上證報資訊統計顯示,2月25日,兩融余額為1.14萬億元,而到了3月13日,兩融余額已經達到1.317萬億元,在13個交易日里凈增加1700億元。
在經歷了節前四連降后,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以下簡稱兩融余額)終于在節后首個交易日企穩回升。需要提及的是,2月25日滬深兩市融資買入額暴增的背后,是資金回補意愿大增。隨著兩融余額突破萬億大關并穩步攀升,融資客又一輪進攻號角或許才剛剛吹響。
A股大跌之下,部分豫股表現堅挺,既有轉型升級帶來的成長預期,也有政策紅利的扶持 河南優質上市公司堅挺的表現背后,是公司轉型升級獲得的市場回報。” 這也就是說,標志著通達股份的產業覆蓋已從國家電網領域向鐵路建設領域進軍,公司拓展新業務的轉型升級之勢顯現。
經歷了這么多年令人刻骨銘心的投資風險教育,相信國人對于投資理財市場所具有的風險都有了深刻的了解。2015年,實體經濟增速的進一步放緩,很多實體企業無法及時還清欠款,這將使得超半數的P2P網貸平臺面臨信用風險。
房間一角,簡單放置著兩張木質長沙發,靠窗另一角的桌子和花架上擺放著茶具茶葉。老楊是長江證券解放大道漢西營業部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