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牛市首現業績超200%牛基
在2012年12月以來的結構性牛市行情中,抓住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基金業績表現十分突出。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8月18日,本輪結構性牛市以來首次出現漲幅超過200%的公募基金產品,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自2012年12月4日到2014年8月18日的累計漲幅達205.69%。
據悉,由于2013年和2014年以來的業績持續領先,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的累計收益率十分可觀。2012年12月4日到2014年8月15日的凈值漲幅已經高達199.11%,距離200%只差一小步。隨著8月18日的股市大漲,特別是創業板指數暴漲2.61%,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當日的凈值增長率達到了2.2%,從而使得該基金階段漲幅一舉突破200%大關。
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的漲幅明顯超過了綜合指數,乃至行業指數的表現。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期間只分別上漲14.27%和12.6%,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期間漲幅是兩大指數的14.4倍和16.3倍。
在本輪結構性牛市中,表現最好的綜合指數是創業板指,該指數階段對應漲幅為140.67%,從593.66點暴漲到1428.74點。和創業板指相比,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的漲幅高出近60個百分點。此外,表現較好的綜合指數還有中證500指數和中小板指,兩個指數期間漲幅分別為63.09%和44.48%,均不及該基金漲幅的三分之一。
從行業表現來看,證監會[微博]一級行業分類中,衛生、IT和娛樂行業的漲幅最高,對應的階段漲幅分別為166.08%、140.33%和130.36%,均不及中郵戰略新興產業的漲幅,該基金主要投資的行業來自IT行業和制造業中的新興產業。
業內專家分析,切合結構性牛市的大主題和優秀的基金經理選股能力是該基金業績超200%的兩大主要原因,戰略新興產業是本輪牛市的領頭羊。
本輪結構性牛市期間表現第二名是長盛電子信息產業基金,該基金期間漲幅為152.07%,比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少賺50個百分點以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