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五月”面臨不確定性
今年清明假期后,股市曾經出現過一波上漲,當時的市場氛圍似乎還不錯,投資者普遍對后市持較為樂觀的看法。
但是,進入4月中旬以后,行情出現轉向,大盤先是在相對高位震蕩,然后就開始調整。剛剛過去的上一周,指數更是連續下跌,如今快要接近2000點了。與月內高點相比,出現了100多點的回調。時下,空方再度占據了輿論上風,認為大盤將進一步下跌的觀點成為了市場的主流。
預披露公司數量多
并非股市下跌理由
有不少觀點認為,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資者對于擴容的擔憂,理由是近一個星期來,已經有上百家擬上市公司預披露招股說明書,顯示行將到來的年內第二輪首次公開募股(IPO)壓力很大,是市場不可承受之重。
其實,筆者看來,這里是存在誤區的,因為預披露不過是整個IPO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按現行規定,擬上市公司在遞交申報材料以后,就需要在相應的場合對此進行公告。換言之,預披露數量的多少,節奏的快慢,在理論上并不取決于管理層,而是擬上市公司本身。因為只要公司報了材料,就要進行預披露。
至于說IPO的實施,則還要看各個環節的運行,特別是發審委的安排。在4月底,發審會將在中斷18個月后重啟,審核4家公司的過會申請。其實,這與年初公布的預期時間要晚了一些,而且現在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接下去發審會將快馬加鞭地工作。所以,因為預披露數量多而判斷擴容壓力大,本身就不是科學的思維。盡管應該承認高密度地公布預披露材料,會對投資者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但這不應該成為近期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
實體經濟表現不佳
4月股市先揚后抑
之所以4月份股市會走出先揚后抑的行情,很大程度上還是與實體經濟表現不佳有關。投資者也許從各種先行數據中都了解到,一季度的經濟相對較為疲弱,所以也就對出臺穩增長措施有著比較強烈的預期。
事實表明,雖然各種微刺激措施不斷,但尚不能在根本上改變投資者對于經濟運行前景的看法。縣域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消息,顯然對于市場比較有分量,但隨后央行進行的正回購,某種程度上抵消其影響。雖然剛公布的匯豐版采購經理人指數出現反彈,可這畢竟有著明顯的季節性因素。如果與去年同期的數據比較,投資者還是會發現回升勢頭很弱。
在這種格局下,投資者更多會選擇收縮與防御的操作模式,這樣也就使得前期表現比較好的成長型公司股票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而這些股票的下跌乃至形態上的向下破位,自然對市場人氣打擊很大,又從另外一個側面引發了市場恐慌,特別是那些一度試圖重倉操作題材股的資金,不得不選擇退出。事實上,從4月下旬所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由于就業指標尚好,使得出臺刺激政策的必要性降低。與此同時人民幣貶值態勢又沒有改變,這樣對于股市而言,顯然是處于容易下跌而難以上漲的環境之中。
市場變革措施影響
多為中性
有不少投資者關注到市場上正在醞釀的一些變革措施,譬如T+0、滬港通、優先股以及指數與個股期權等,期待這些方面的市場建設能夠對大盤的上漲起到積極作用。應該說這種愿望是良好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各種市場建設本身都是中性的,并沒有利好或者利空的作用,其意義在于提供更好的投資條件與更多的投資選擇。而這些,未必應該是會導致股市上漲。
以滬港通為例,有觀點認為有了滬港通,低價的A股就會像高價的H股靠攏,從而消弭AH股價差。可是,要消弭AH股價差,也可以是高價的H股向低價的A股靠攏。因此,滬港通所引發的股市上漲行情并沒有內在的必然性,政策的表現也很短暫。
與此同時,更多的投資者開始擔憂由于市場競爭力的不同,有了滬港通以后會不會導致滬市資金外流。其實,這種擔憂倒也不太必要,只是它表明了投資者對于市場變革的認識趨于多元化,而這方面的進程也使得大家不會再太功利地去看待變革本身的利好利空影響,以致單純期待變革帶來行情的預期,很難再找到大的生存的空間。
5月股市面臨不確定性
顯然,現在看來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使得4月上旬所出現的上漲行情,失去了繼續演繹的基礎,于是也就有了投資者看到的近期大盤下跌。與此同時,由于影響行情的各方面因素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消化,所以市場存在明顯的下行壓力。
今年以來,滬市2000點幾度被擊破,又幾度收復。時下則再度承壓,的確不能排除又一次破位的可能性。5月通常是會被寄予良好祝愿的,投資者素來也對“紅五月”有著很高的向往。但至少現在看不出在5月份的前半月,市場會有什么大的起色。也許,到新股發行正式開始時,由于節奏平緩,消除了投資者對于擴容的過度擔憂,那時市場情緒會有所好轉,股市也能夠喘上一口氣,從而止住連續下跌的格局,得以企穩并有所反彈。
現在來看,出現這種走勢的可能還是存在的,但其前提之一是新股發行較為有節奏。另外,宏觀政策的進一步明朗以及各種微刺激政策的持續推出進而產生疊加效應,也是比較重要的。沒有這些因素,市場人氣很難得到有效的聚集。即便股市止跌,也不太可能有像樣的反彈。相對于以往而言,今年5月份的股市,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行情有效運行空間也相當有限。投資者宜降低預期,多觀望而減少盲目的主動出擊。畢竟,如今股市的形勢比較嚴峻。
(桂浩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