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蕩回落將是下半周主旋律
盡管創業板指數一如市場預期的那樣在2月18日再創歷史新高1561.77點,但其快速回落的走勢,還是讓投資者對其后續走勢產生了一絲疑慮。
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股指近期的反彈主要是受到流動性季節性寬松和IPO空窗期等因素的影響,但這并不代表市場存在系統性機會,這輪的反彈只是搶了一個“時間差”。隨著周二央行時隔8個月后重啟正回購,流動性相對寬松的局面或將很快結束,而新的IPO預計也將在3月下旬現身,因此留給股指上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對于流動性相對較差的創業板來說,如果不提前減倉的話,要想順利出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來創業板指數的來回震蕩很可能就是部分資金開始先行出貨的征兆,再加上創業板整體估值水平的高企,現在確實是可以考慮落袋為安的時候了。
德邦證券分析師張俊等認為,短期股指仍將維持強勢格局,主要緣于以下理由:2月份IPO基本處于空窗期,資金壓力明顯緩解,降低了投資者的持股壓力。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政策利好預期升溫,“兩會”預熱板塊很好地帶動了市場人氣。而1月份經濟數據陸續披露完畢,CPI較為可控,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2萬億元,同比多增2469億元。當月新增信貸創近四年來最高水平。市場近期呈現“權重股搭臺、小盤股唱戲”格局,操作上可以“兩會”、代表改革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2013年年報業績三條主線進行布局。
一位來自私募基金的資深市場人士也表示,創業板本周的再創歷史新高主要還是受到近來次新股的強勢表現所致,但次新股普遍盤子較小,其大幅上漲對創業板指數的實際貢獻有限,更多的還是對市場情緒的影響。不過次新股在連續大幅上漲之后,除了少數個股,大部分繼續上行的空間已然有限,出現震蕩回落將是下半周的主旋律,因而其對創業板指數的助漲效果將開始打折扣。
(張志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