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金價處罰被指太輕 受罰金店表示將積極整改
在國家發改委前天公布對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及多家銀樓壟斷金價的處罰決定之后,昨天,受處罰的行業協會及各家銀樓公開表態接受處罰,并推出一系列整改措施。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相比巨額非法獲利,發改委的處罰“輕如鴻毛”。
五家金店去年在滬銷售逾10億
據了解,發改委開出的罰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它規定:一旦經營者被認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將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發改委此次處罰,就是取了上一年銷售額1%的罰款下限。以此計算,老鳳祥、老廟黃金等五家金店2012年在上海地區銷售,總銷售額超過10億元。
壟斷定價行為已持續12年
顯然,處罰只針對上一年的銷售額,而實際上,上海市黃金飾品市場的價格壟斷已經持續了多年,老鳳祥、老廟黃金等金店的非法獲利遠遠超過罰款金額。根據發改委和記者的調查,這一系列壟斷定價行為,從無到有持續至今已經大約12年。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年黃金消耗量在200噸左右,其中90%以上限于金飾消費。到了2012年,全國黃金消費量832.18噸,其中黃金首飾502.75噸。也就是說,2012年,我國黃金首飾市場總消費量是12年前的279.3%。
僅去年非法獲利就至少1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在壟斷調查開始前,僅與北京地區相比,上海地區黃金飾品價格就高出約10%。按照發改委處罰下限,如果按照10%加價系數計算,老鳳祥等五家金店2012年在上海地區銷售總額超過10億元,非法獲利至少在1億元。如果算上過去12年的非法獲利,五家金店的非法獲利至少數億元。相比之下,發改委開出的1009.37萬元的罰單,輕如鴻毛。
受罰企業表示接受處罰
羊城晚報記者聯系了上海市黃金飾品行業協會,一名楊姓工作人員稱,在壟斷黃金價格過程中,行業協會確有一個主導的作用。協會也意識到了錯誤,將接受處罰并于近期在行業內推行普法、學法、守法活動。
8月12日晚,A股上市公司老鳳祥發布公告稱,下屬孫公司上海老鳳祥銀樓有限公司昨日接到上海市物價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處以2012年度相關銷售額1%的罰款323.29萬元。對此,老鳳祥表示,上海老鳳祥銀樓有限公司接受上海市物價局的行政處罰決定,不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與此同時,A股上市公司豫園商城也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控股孫公司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和上海亞一金店有限公司昨日接到上海市物價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處2012年度相關銷售額1%的罰款 360.13萬元,對上海亞一金店有限公司處2012年度相關銷售額1%的罰款141.83萬元。對此,豫園商城表示,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和上海亞一金店有限公司接受上海市物價局的行政處罰決定,不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記者孫毅蕾、實習生陳麗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