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費預計三年超3萬億 成房產汽車后新增長點
今后三年年均增20%以上預計2015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超3萬億。
信息消費對象
(含兩類:信息產品、信息服務)
信息產品:智能終端
1.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互聯網電視、智能眼鏡、智能手表等原子產品
2.鋼鐵和水泥等傳統行業的自動控制、信息化系統,甚至包括一般性原子產品的技術開發、專利、產品設計及其交易等
信息服務:
1.手機游戲、互聯網電視內容
2.互聯網金融:網絡貸款、在線保險、網絡券商、基金電商化
3.移動支付(POS機終端、手機終端、移動支付SIM芯片)
4.智慧城市:通過信息技術來提高城市運行和管理效率。
信息消費基礎
(含兩類:設施基礎、受眾基礎)
設施基礎:“寬帶中國”是第一要務
無論是云計算、物聯網,抑或是其他信息經濟形態及信息消費行為,其規模化發展均必須建立在高速、泛在的寬帶信息網絡基礎之上。因此,這也解釋了為何國務院將推進“寬帶中國”戰略作為促進信息消費發展的第一要務。
受眾基礎: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509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2.1%。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42億人,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42.9%。
移動互聯網用戶也已超過4.6億,手機用戶數量已超過11億,遠高于移動互聯網用戶,而中國的3G用戶也已超過3億。另外,70%的新增移動互聯網用戶通過手機來使用網絡服務。
24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介紹,四條措施保證今后三年信息消費年均增長20%以上。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朱宏任表示,將努力將信息消費培育成繼房地產、汽車之后的又一消費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文件將會盡快出臺。
什么是信息消費
信息消費,有人說這個名詞挺陌生,實際上你看報紙,看新聞,都在獲得信息,這些有償的獲取信息的行為都是信息消費。
從全球信息產業發展來看,信息消費涵蓋生產消費、生活消費、管理消費等領域,覆蓋信息服務,如語音通信、互聯網數據及接入服務、信息內容和應用服務、 軟件等多種服務形態;覆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多種信息產品;還包括基于信息平臺的電子商務、云服務等間接拉動消費的新型信息服務模式。
信息消費是一個宏觀的概念,涉及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購買一部智能手機,從打電話、上網所產生的通訊費到下載安裝各種APP,在閱讀、看視頻、使用團購業務等操作行為所產生的花銷都是信息消費的一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