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中報裸泳 活期寶噱頭引華商高位接盤
巴菲特曾說過,“只有當海水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隨著7月15日中報預告截止日的日益臨近,更多“裸泳”公司的身影開始顯現出來。
7月11日,東方財富(300059.SZ)便成為了這個隊伍中最新的一員。當天,公司發布公告稱,預計今年中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600萬元-2000萬元。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盈利4260.04萬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就在公司中報“變臉”預告發布前的一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卻逆勢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當天,公司股價繼前一交易日漲停之后再度大漲3.40%,終盤報收于17.02元。
此前,公司跟風“余額寶”概念推出的“活期寶”概念也被市場主力作為噱頭而屢屢爆炒。自6月25日以來,東方財富股價多次出現異動,10個交易日內曾4次漲停,區間漲幅近六成。今年以來,在滬深兩市年內股價創出新高的逾40只強勁個股中,東方財富以263.11%的漲幅高居榜首。
股價狂飆背后,機構資金成為了重要推手。在公司近期的龍虎榜上,機構席位曾多次現身主力買入席位。
特別是,華商旗下華商盛世成長是一個堅定的多頭。截至目前,在經過多次高位增持之后,華商盛世成長的最新持股數量已達3381.11萬股,其持股比例已經超過了5%的舉牌“紅線”,達5.0314%,位列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東之位。
公司力推“活期寶”
從東方財富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其最新一波股價異動始于6月末,起因就緣于“活期寶”的推出。
公司于7月1日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告中,公司承認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天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于6月26日起推出了“活期寶” 的創新型理財工具,是以“優選貨幣基金為標的,以替代活期儲蓄存款為目標。投資者可享受7×24小時快速取現、實時到賬的創新型理財服務”。
但公司也自陳,該服務屬于剛推出階段,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同時相對收入較低,預計對公司當期業績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然而,就在公司發布澄清公告過后,主力高位博傻的游戲仍在繼續進行。進入7月以來,盡管公司股價年內漲幅已經突破200%,但仍有機構和游資不斷在輪流買入做多。
此前,隨著其持股量進一步逼近5%的舉牌線,高位接盤的主力機構也開始浮出水面。據公司7月9日發布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表明,華商盛世成長在過去的5、6、7月的3個月內,每月均有增持,迄今其持股比例一舉突破了5%。
其中,僅7月4日一個交易日,華商盛世成長就買入近200萬股,交易均價為15.378元/股,增持成本達3076萬元。
早在今年5月,華商盛世成長先后以10.02元至22.30元之間價格買入1625萬股;6月又以10.10元至11.95元買入379萬股。其中,7月華商盛世成長的最高買入價15.55元,較6月的最低買入價10.10元相比,增持價格已大幅上升了53.96%。
“基金看好某只股票從而進行增持的大有人在,但高調舉牌的,卻并不常見。更何況投資標的的盈利效應短期內還難以體現出來。”對于華商盛世成長的高位增持,另有公募基金經理對此并不認同。
“我們認為,現階段,市場對于互聯網、媒體和新科技等概念股票的追逐已經出現過熱,簡直是雞犬升天。實際上,這當中也是良莠不齊,有些公司的基本面與股價表現并不匹配。”該基金經理直言。
中報業績續虧
事實上,繼今年一季度報虧之后,東方財富今年中期仍是扭虧無望。
對此,有券商行業研究員表示,今年以來,公司為擴大用戶群采取對金融終端免費的策略調整,使得該部分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從東方財富最近半年的經營動向可以看出,公司明顯將注意力集中到了以基金銷售為代表的新業務之上。相比之下,原有的廣告和金融數據服務業務均顯得非常疲軟。
但是,如今公司大力拓展的第三方銷售平臺和互聯網金融平臺,短期內恐怕也還難以看到財富效應。
而且,與余額寶不同的是,對于被市場爆炒的“活期寶”概念,其上線以來的開戶情況和資金量情況以及在零費率的模式下靠什么實現盈利等投資者關注的問題,公司至今卻未透露任何具體情況。
“活期寶服務剛上線不久,受到市場歡迎,我們會適時進行披露。”當天,公司內部人士如是說。
同時,對于“活期寶”的快速取現功能,有基金業人士也提出了質疑。按照東方財富的說法,快速取現這種功能并不是和此前一些貨幣基金相同的功能,而是由東方財富自我墊資增加的這一功能。但是,作為第三方銷售機構,是否有資格為活期寶增加這一功能尚存在較大爭議。
“實時贖回的成本非常高,這意味著東方財富每日要為實時贖回產生成本,而本身貨幣型基金的代銷渠道費用并不多。假如市場出現流動性緊張的情況,該產品又達到一定的規模時,公司面臨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該人士稱。
此外,隨著淘寶正式開賣基金,包括東方財富在內的第三方銷售機構或因此而受到沖擊。6月25日,泰達宏利向證監會申報的專屬產品泰達宏利淘利債券型基金已正式獲批,該基金是一款專攻網上直銷的基金產品。
(曉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