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千家公司市值增長 三行業最賺錢
編者按:回顧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表現,除了年初“紅包”行情及“紅五月”行情給投資者帶來短暫快樂外,大多數時間里都沒給出好臉色。今年以來截至昨日,上證指數累計跌幅達11.57%,深證成指跌幅為14.78%。盡管市場表現的如此疲弱,但是,今年以來截至昨日,依然有1117家公司股票市值增長,占滬深兩市交易個股總數的45.2%。即今年年初購買這些股票的投資者均有獲益。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在上述1117只逆市上漲個股中,信息服務行業有114只個股,行業占比85.07%;醫藥生物行業有137只個股,行業占比77.4%;電子行業有97只個股,行業占比75.19%。本版特對以上個股扎堆的三個行業進行仔細梳理,并挖掘其投資價值,以饗讀者。
信息服務
受益于智慧城市建設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昨日,信息服務行業(申萬一級)共有114只個股實現上漲,上漲個股數量占行業成份股數量比為85.07%。
具體來看,在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實現上漲的114只信息服務股中,有52只個股累計漲幅超50%,其中,更是有18只個股累計漲幅超100%,而掌趣科技(264.78%)、東方財富(206.39%)、中青寶(204.88%)累計漲幅超200%。
從資金面來看,在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實現上漲的114只信息服務股中,有17只個股今年以來呈現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有14只個股累計資金凈流入超1000萬元,華策影視(7190.54萬元)、太極股份(5940.63萬元)、奧飛動漫(5881.19萬元)累計資金凈流入則均超5000萬元。
業績方面,今年以來截至昨日,股價實現上漲的信息服務行業上市公司中,已有38家公司披露今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喜公司達到28家,從凈利潤變動幅度來看,有12家公司預計今年中期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或超過50%,輝煌科技和光線傳媒預計今年中期凈利潤同比增幅更是超過100%,分別為270%和120%。
國都證券表示,智慧城市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看好信息服務行業未來的發展,給予“推薦”評級。不過,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尚屬于發展初期,各種產業標準、評價體系還不完善,經營模式還不清晰。因此建議選擇需求最為迫切,產業較為成熟的領域。重點關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社保、智慧建筑等領域。涉及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企業,重點推薦易華錄、銀江股份、數字政通、佳都新太、飛利信、華平股份、萬達信息等公司。
醫藥生物 在防御中等待進攻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昨日,醫藥生物行業(申萬一級)共有137只個股實現上漲,上漲個股數量占行業成份股數量比為77.4%。
具體來看,在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實現上漲的137只醫藥生物股中,有40只個股累計漲幅超50%,其中,有7只個股累計漲幅超100%,這7只個股分別為,*ST生化(343.64%)、和佳股份(206.88%)、海思科(124.93%)、江蘇吳中(116.58%)、香雪制藥(113.71%)、東盛科技(102.86%)、通化東寶(101.01%)。
從資金面來看,在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實現上漲的137只醫藥生物股中,有17只個股今年以來呈現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有14只個股累計資金凈流入超1000萬元,而江蘇吳中(42393.01萬元)、科倫藥業(21823.31萬元)、科華生物(13874.95萬元)和上海萊士(10466.35萬元)等4只個股累計資金凈流入更是超過1億元。
業績方面,今年以來截至昨日,股價實現上漲的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中,已有44家公司披露今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喜公司達到37家,從凈利潤變動幅度來看,有13家公司預計今年中期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或超過50%,嘉應制藥、獨一味、萊茵生物和京新藥業預計今年中期凈利潤同比增幅更是達到或超過100%,分別為406%、205%、134%和100%。
萬聯證券表示,今年上半年,醫藥生物行業經營數據較好,政策面偏暖,資金面垂青,合力形成板塊強勢上漲,估值處于合理區,相對溢價率屢創新高。今年下半年,醫藥生物行業經營數據趨于穩定,有望保持在16%至20%增速,超預期概率較小;政策面嚴于今年上半年,價格限制壓力較大,中成藥面臨降價;資金面在進攻之后仍尋求防御性;新高的相對溢價率和當前估值均成為板塊繼續上漲的限制因素。建議結合未來用藥結構和疾病譜變化趨勢,規避政策風險,尋找細分行業中具備長期成長屬性的領頭羊,在防御中等待進攻。
電子 進入傳統銷售旺季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昨日,電子行業(申萬一級)共有97只個股實現上漲,上漲個股數量占行業成份股數量比為75.19%。
具體來看,在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實現上漲的97只電子股中,有29只個股累計漲幅超50%,其中,有5只個股累計漲幅超100%,這5只個股分別為,億緯鋰能(167.29%)、歐菲光(153.18%)、長信科技(134.66%)、聚飛光電(110.23%)、德賽電池(107.13%)。
從資金面來看,在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實現上漲的97只電子股中,有9只個股今年以來呈現資金凈流入態勢,這9只個股分別為,長電科技(21489.10萬元)、億緯鋰能(16470.04萬元)、順絡電子(6448.24萬元)、七星電子(4029.46萬元)、茂碩電源(3899.24萬元)、萬潤科技(2491.17萬元)、立訊精密(423.67萬元)、蓉勝超微(279.65萬元)、漫步者(39.09萬元)。
業績方面,今年以來截至昨日,股價實現上漲的電子行業上市公司中,已有50家公司披露今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喜公司達到40家,從凈利潤變動幅度來看,有14家公司預計今年中期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或超過50%,有8家公司預計今年中期凈利潤同比增幅更是超過100%,這8家公司分別為,蓉勝超微(430.96%)、珈偉股份(347.88%)、中環股份(200%)、歐菲光(190%)、宇順電子(125.89%)、國光電器(125.32%)、同方國芯(124.69%)、春興精工(120%)。
中金公司表示,三季度是電子產業的傳統銷售旺季,隨著三季度眾多品牌平板新品與蘋果低價版iPhone上市,帶動供應鏈廠商受益。新型城鎮化具體政策的推出,推動智能化及安防需求,安防產業景氣上行。建議投資者關注三季度業績高增長確定性強、安全邊際高的龍頭公司,如歌爾聲學、德賽電池、海康威視與大華股份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