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逾八成重點出口企業冀人民幣匯率穩定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 周銳)5月份中國外貿增速出現大幅回落。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8日指出,近期出口形勢不佳,人民幣升值是主因之一。他透露,商務部對千家重點企業問卷調查,多達85.5%的企業希望保持人民幣的匯率穩定。
沈丹陽是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這番話的。中國海關總署此前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僅增長0.4%。
疲弱的外貿數據讓人民幣匯率成為各方關注焦點。據統計,從2013年4月1日以來的49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22次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沈丹陽18日亦透露,受日本等一些國家競相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和降息影響,2013年以來人民幣對日元的匯率升值超過13%。他強調,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屢創新高,對中國企業出口簽約和利潤產生了比較大的負面影響。
沈丹陽透露,商務部近期就當前外貿形勢向其重點聯系的1000多家企業做了問卷調查,調查共收到1015家企業反饋,這些企業的出口額大約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8%。在回答當前影響出口的主要因素時,72.6%的企業選擇了“國際市場需求不振”,而73.4%的企業認為是“人民幣升值”。
沈丹陽指出,人民幣持續快速升值,在前幾個月就已影響出口企業的接單。由于出口利潤空間大幅收窄,企業經營信心不足,前幾個月企業接的主要是短單、小單,有單不敢接的現象也已經很突出。
沈丹陽表示,從人民幣升值對企業的具體影響來看,83.7%的企業反映出口利潤下降,50.7%的企業訂單減少,38.1%的企業只敢接短單、不敢接長單,21.2%的企業不敢接單或者被迫放棄履約。
總體看,商務部此次調查中受訪的1000多家企業的平均出口利潤率不足3%,其中26.8%的企業出現出口虧損。沈丹陽強調,這樣的情況不僅直接影響5月份出口增速,預計還會對接下來幾個月的出口產生不利影響。
面對多達85.5%的企業提出的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期望,沈丹陽指出,人民幣匯率穩定不是中國單方面就能做到的。
沈丹陽指出,近期一些國家實施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促進本國經濟復蘇,但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這種貨幣政策對其他國家的負面溢出效應也更明顯。他呼吁各國遵循G20央行行長和財長的共同聲明,盡量減少本國貨幣政策對其他國家的負面溢出效應,特別是要堅決抵制競爭性的貶值。(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