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報刊文再談李克強激活貨幣信貸存量講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在環渤海省份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提出:“通過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庇捎谪泿艞l件和實體經濟的關系是影響我國經濟在未來幾個季度走勢的關鍵,如何體現決策層的“活”字訣,將是政策執行的核心所在。推進資產證券化、直接融資和債務重組可能是激活貨幣信貸存量主要手段。
激活貨幣信貸存量主要有兩層含義。其一是不能再用以往的甚至更高的貨幣增長速度推動經濟增長。這意味著,有關部門將會控制貨幣增長速度。
當前,我國貨幣存量并不低。央行數據顯示,5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為99.31萬億元,逼近百萬億元大關。同時,投向實體經濟的貨幣量十分可觀。但是,貨幣推動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越來越低。1-5月,社會融資規模為9.11萬億元,同比多出3.12萬億元。在如此大力度的社會融資投放之下,經濟復蘇卻力度微弱。主要原因在于,當前我國存量債務規模過于龐大,大量資金不是投向具備產出能力的項目,而是配置在不具備經濟合理性的低效部門及停留在償債環節。
此外,金融風險積累也限制了貨幣繼續放松的空間。今年以來,貨幣信用總量擴張快,但實際利率和匯率高企。利率在不同部門間分化:房價上漲預期導致房地產貸款實際利率為負,地方融資平臺對利率不敏感,二者融資需求限制市場利率下行;而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低位運行則推高實體企業實際利率。這種結構性矛盾既對實體經濟造成擠壓,也導致金融風險繼續累積,反過來限制貨幣政策放松的空間。過去4-5年,信用膨脹帶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企業債務負擔比1997-1998年間的東亞地區新興經濟體企業債務水平還高,宏觀系統性風險在迅速積聚。
激活貨幣信貸存量的第二層含義是要提高貨幣運行效率。這也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要推動資產證券化。當前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規模受限于資本金約束,制約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空間。我國目前有67.22萬億元銀行信貸資產,如果能將其中的5%進行證券化,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小銀行面臨的資本充足率壓力,減小其不斷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帶來的溢出效應。反之,如果沒有資產證券化這一途徑,大量銀行貸款就只能依循存貸轉化的傳統路徑。通過資產證券化將銀行貸款轉變為直接融資,還可對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例進行適度調整,改善目前金融體系風險主要集中于銀行的局面。
二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市場。直接融資的貨幣派生能力較低,發展直接融資不會大規模增加流通中貨幣量。更重要的是,發展直接融資是盤活存量貨幣重要渠道。通過直接融資,居民和企業定期存款變成活期存款、變成企業生產資金。當前,僅僅依靠銀行信貸無法解決實際利率高企、中小企業融資難等結構性問題。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已逐漸顯示出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調結構、轉方式中的作用。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應是政策方向之一?!∪前l展其他非信貸融資。除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外,目前各種理財產品已成為連接居民儲蓄和企業融資重要通道。近年來,影子銀行規??焖贁U張,累積一定風險。目前,監管部門大力整頓理財產品市場,在對市場進行規范和擠壓風險后,理財產品在盤活存量貨幣、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可繼續發揮作用。要拓寬民間投資渠道、引導民間融資,讓利率杠桿發揮資源配置作用。
四是推動存量債務重組,推動過剩產能關停并轉。有觀點認為,對存量債務可采取一整套綜合治理方案,甚至不排除采取必要的金融救助措施進行資產置換,如發行長期低利率特別債券對現有銀行債權進行購買,積極推動債務重組。
(任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