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頑強護盤解密:安全島還是假象
昨日是2013年端午節后的首個交易日,上證指數重挫62.54點,跌幅2.83%。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第二大端午節后A股開盤當日的跌幅。2008年端午節后A股首個交易日,滬指暴挫7.73%。而且,滬指日K線當時走出了連續九根陰線,為A股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九陰白骨爪”走勢。
不過,面對主板的暴跌,創業板指昨日盤中雖在早盤也重挫逾4%響應,但在下探后又頑強收復失地,最終收盤僅跌0.08%。創業板也因此成為周四A股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難道有神秘力量護盤?這引發市場各方的猜測。
對于滬深股市是否將再現2008年同期的持續低迷?南方一家券商策略分析師認為,短期調整態勢已經確立,震蕩下跌或難避免。而此前持續看多者,如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廣東煜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等,都表態期待監管層穩定市場的措施出臺。
而對于創業板昨日的頑強表現,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與其流動性較差有關,稱“不排除機構制造假象等待接盤者的可能”。
創業板護盤?
今年3月25日,股指曾上攀2344.89點,5月2日曾下探2161.14點。兩個月以來,股指在兩者之間的箱體中震蕩而行。昨日的暴跌,剛好擊穿箱體,并擊穿跳空下跌至年線下方,“夾板行情”已告結束。
多項技術指標的被破壞,令市場人士難以樂觀。“預計6月份剩余的交易日將繼續下跌,而且短期內加速下跌是大概率事件。時間跨度在6~7月份,年內低點在三季度內形成。”上述策略分析師這樣認為。
對于表面“幸免于難”的創業板,他也并不看好:“這兩個板塊看上去在尾盤跌幅減緩,實際上與機構套現流動性差有關。機構資金不可能在創業板上硬性減持,盲目打壓股價,因此創業板股價反而穩定,也容易吸引人氣接盤。”因此他不贊同此時輕易進場“搶反彈”,“在主板處于明顯下跌的情況下,中小板、創業板不能獨善其身。”他說道。
從創業板交易公開信息可以看出,跌幅、振幅較大的股票都有機構的身影,而在漲幅居前的股票中則沒有出現機構的交易信息。
創業板尾盤的收復行動,很容易與IPO發行相關聯,維持高估值以取得高發行價的邏輯是否說得通?
該分析師認為無太大關聯,本輪IPO發行制度改革對市場來說,都不算太有利,刺激作用有限,“機構沒有必要因此刻意護盤維持高估值,如果不出意外,監管層會對首批IPO上市公司的定價‘盯得很死’,定價高風險高。而且各行的平均PE都不同,不是行業內的每個上市公司都集中在創業板,因而為此護盤可能性不大。”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缺乏標的的情況下,資金對創業板有配置需求,因此走勢常常獨立于大盤,其中個股分化的情況在披露中報后,會更加明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