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問上市公司融資怪圈:曲線救國 投機倒把
忽如一夜春風來:監管層醞釀已久的創業板再融資政策,即將出臺。
實際上,過去近四年,創業板公司IPO的超募現象已成常態,巨額超募資金的支撐下,創業板再融資之門開啟的必要性,成為近年來爭論焦點。
時值2013年6月初,距《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 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下稱《指引2號》)的發布實施,馬上接近半年時間,該文件放寬了募集資金用途,使上市公司閑置募資投資理財產品成為合法。
“實際上,包括創業板和主板市場在內的上市公司融資現象,正進入一個怪圈?!?月6日,一位正等待創業板再融資政策開閘的京城某券商投行人士向本報記者坦言。
萊美藥業的“聰明”算盤
6月6日,等不及創業板再融資開閘的萊美藥業(300006.SZ)通過一條“聰明”的曲線之路,解決了資金短缺的問題。
當日,該公司宣布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重慶萊美禾元投資有限公司 (下稱萊美禾元)80.95%的股權。此次交易中,萊美禾元80.95%股權的交易價格確定為3.395億元。
讓人頗感蹊蹺的是,半年前,該部分股權以3.4億元由萊美藥業親手“拱讓”出去。
公開資料顯示,萊美禾元為萊美藥業于2012年11月26日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斯時注冊資本1000萬元。
2013年1月8日,萊美藥業以1501萬元及位于重慶市南岸區長生組團J分區J5/02號經評估的土地作價4499萬元,對萊美禾元增資6000萬元,十天后的1月17日,公司宣布將引入上海鼎亮、六禾元魁及大股東兼董事長邱宇等12位自然人,出資3.4億元對萊美禾元增資。
由此,萊美藥業對萊美禾元的持股降至19.05%。
然而,不到半年,萊美藥業又宣布原價收購該部分股權,這到底是何原因?本報記者調查獲悉,這一切的“算計”皆因創業板再融資政策“缺席”。
“目前,創業板再融資放行的僅是股權置換資產,直接增發融資的方式至今未被應允?!?月6日,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缺乏資金的萊美藥業先通過引入資金,并以需要資金的項目為標的設立合資子公司,再通過上市公司采用增發股權的方式進行“置換”,如此才規避了有關再融資條例的禁區。
“差錢”與“不差錢”的互助
萊美藥業所在行業未被列入融資“黑名單”,采用類似的借道融資方式可以“聰明”規避,但并非所有公司都適用此法,尤其是地產行業。
于是,2013年3月21日,海信電器(600060.SH)的一紙信托理財公告,拉開了一場“互助”游戲的序幕。
當日,海信電器公告稱,將自有暫時閑置資金認購包括西藏信托-鐵嶺財資單一資金信托產品在內的數只理財產品,其中,僅西藏信托-鐵嶺財資單一資金信托產品的認購份額便達3億元之巨,11個月,10%的預期收益率,頗具吸引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