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頂餡餅業績遭質疑 債務重組掩飾主業虧損
一張“2012年A股最會賺錢公司”的排行榜讓業績平平的四川金頂(600678.SH)坐上頭把交椅。
排行榜中,四川金頂以3426.99%的銷售凈利率排名榜首,用友-暢捷通股份公司首席會計專家馬靖昊對此表示質疑,稱其為最會“騙錢”的公司,“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高達3426.99%,說明每1元銷售帶來的凈利潤約34元,至少33元多是天下掉的‘餡餅’。”
記者查閱年報發現,2012年四川金頂業績的大幅攀升主要得益于公司的重整方案,水泥制造和銷售一直是四川金頂的主營業務,但2012年,公司進行了重整,通過公開方式處置了與水泥生產相關的全部資產及配套設施。
2012年,四川金頂的營業收入為1214萬元,而同期營業外收入則高達5.859億元。
然而,憑借上年度業績剛剛擺脫ST命運不久的四川金頂在2013年第一季度再次遭遇滑鐵盧,一季度凈利潤虧損116萬元讓四川金頂現出原形,盡管重組已經結束,并獲得當地政府財政補貼,四川金頂還是再次陷入了虧損泥淖中。
債務重組拉升業績
2012年,四川金頂營業外收入為5.859億元,是營業收入的48倍多。
2009年,深陷債務糾紛的四川金頂被戴上了“ST”的帽子,隨后,因2009年、2010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為負,公司股票簡稱自2011年2月1日起變更為“*ST金頂”,直到2013年2月4日復牌,四川金頂才被摘掉“帽子”。
2013年1月29日,四川金頂公布2012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1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214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負9955萬元,2012年末凈資產為5328萬元。由于各項指標均不涉及退市風險警示條件,上交所撤銷了對其公司股票的退市風險警示。
雖然憑借攀升的業績摘掉了帽子,但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四川金頂營業外收入為5.859億元,是營業收入的48倍多。
與此同時,馬靖昊對其上年度3426.99%的銷售凈利率情況,一針見血的質疑,“要么是搞來的政府補貼,要么是搞一個什么資產重組,都是歪門邪道,正道上的主營業務是虧掉了褲子的”。
事實上,造成該公司2012年度業績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債務重組。
2011年9月,ST金頂被四川省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重整,直到2012年12月,重整計劃執行完畢。
年報稱,公司按重整方案執行債務重組利得5.72億元,新建工程項目拆除淘汰水泥生產線固定資產處置收益1356萬造成營業外收入增加3.72億;公司按法院裁定債權金額與賬面差異補記5153萬造成營業外支出增加2342萬。
2012年,在公司重整過程中,公司管理人對與公司后續發展無關的全部水泥資產及配套設施進行了處置,截至目前,公司水泥業務已經全部剝離,原有生產設施(除礦山資產外)全部淘汰。
四川金頂自1993年上市至2012年主營業務一直為水泥制造與銷售,2013年開始,公司主營業務轉為非金屬礦開采、加工及產品銷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