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聯訊帶病上市調查:2.4億賬款黑洞露馬腳
上周五,證監會公布8家被立案調查的公司,其中海聯訊2009-2011年期間,虛構應收賬款收回,部分銷售收入涉嫌造假,涉嫌違法違規。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在2011年11月23日上市的海聯訊,上市前便暗藏諸多問題和隱憂。有注冊會計師根據已經披露的報告推測:海聯訊當時或根本不具備上市資格而帶病沖關。
在巨大的監管風暴壓力下,海聯訊出現了連續三年“算錯賬”的陳年舊事,而平安證券、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等丑聞纏身的中介機構也再次陷入其中。5月6日,在海聯訊2 0 1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海聯訊董事長章鋒承認,公司正積極配合深圳證監局的有關調查,并將根據信息披露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深圳市證監局也表示,案件正在偵辦當中。海聯訊財務丑聞正逐步暴露在陽光之下。
海聯訊的自曝家丑,也揭開了其“帶病上市”的陳年傷疤。
海聯訊涉嫌財務造假上市,或也是“身不由己”,在其曲折 的 上 市 路上,它多次為迎合不同的上市條件,而大動筋骨,最后不惜“鋌而走險”。
“自曝”巨額應收賬款黑洞
在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處罰決定出臺之后,市場開始關注監管部門將會怎樣處罰同樣涉嫌財務造假的海聯訊等公司。
海聯訊的這場“危機”,曝露于2013年3月21日晚間的一則簡單公告。在這份語焉不詳的公告中,海聯訊稱公司接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通知書,被立案調查。至于被調查原因,海聯訊在公告中僅簡單解釋稱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不過,敏感的投資者以及資深的業內人士已經意識到:海聯訊攤上大事情了!
果然,一個月之后,海聯訊“自曝家丑”。
4月27日,海聯訊一口氣發布了32份公告。在這32份公告中,就“夾塞”著兩份和公司“會計差錯”有關的公告。一份是由審計機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關于深圳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要前期差錯更正的說明》,另一份則是《關于對以前年度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公告》。正是這兩份“會計差錯”公告,掀起海聯訊涉嫌財務造假的冰山一角。
根據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的說明》,海聯訊調整2010年虛假沖減應收賬款,調增應收賬款及其他應付款1.13億元,2011年該指標為1.33億元,兩者合計高達2.46億元。
此外,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指出,2010、2011年度,海聯訊向數家客戶提供服務,合計確認應收款3180萬元,截至2012年末,這筆應收款未曾有收款記錄。天健事務所指出:海聯訊公司對2010年度和2011年度確認的3180萬元應收賬款,自銷售實現當日起就未按合同約定收過款項。“我們雖實施了函證等必要的審計程序,但因未能取得客戶回函也無法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故無法判斷上述收入的真實性和歸屬會計期間的適當性以及相應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
對此,海聯訊公司董事會在公告中解釋稱:公司經過自查和核實,該部分應收賬款對應的收入符合公司收入確認具體原則,且公司按照會計政策足額計提了壞賬準備。由于公司未按照合同及時催收、客戶重組暫緩付款、客戶追加需求暫緩付款等原因,相應款項未能及時收回。在本次年度審計時,由于電力行業客戶較為強勢,未能按照審計機構要求配合應收賬款的審計工作,導致會計師發表保留意見。
公告還指出:公司主要股東章鋒、孔飆、邢文飚書面承諾:如果海聯訊截至2011年底的應收賬款(包括本次審計報告保留意見中的應收賬款3180萬元)到2014年底仍然無法足額收回、發生壞賬損失,將由主要股東個人章鋒、孔飆、邢文飚以現金方式補償給公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