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或納入國際基準股票指數 天量增資機會顯現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曾慈航
A股投資者終于有機會不用再感慨自己身處“孤島”了。
隨著國際指數產品開發巨頭明晟(MSCI)可能首次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那些跟蹤全球指數的資產管理者和ETF未來很可能大量配置A股。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這可能帶來史無前例的資金活水,將是A股市場引入天量新增資金的機會。
證監會證實:進行探討
據《上海證券報》上周五報道,為引導海外資金將A股作為新的價值投資選項,中國有關部門正與明晟(MSCI)接觸,商討將A股納入明晟新興市場指數;若該設想實現,將是A股首次被納入公認的國際基準股票指數,將對市場帶來重大影響。
該傳聞很快得到了證監會的回應,《中國證券報》援引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的言論稱,證監會近期與包括MSCI在內的國際指數編制商進行了溝通,對A股納入相關指數進行探討,但目前還需就外匯管制、財稅政策等事宜進行研究。
資料顯示,MSCI于1988年率先推出新興市場指數(MXEF),后者旨在幫助投資者了解全球新興股市表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明晟官網發現,MXEF覆蓋了全球21個國家的股市,其中美洲國家包括巴西、智利、哥倫比亞等,亞洲國家則包括中國、印度和印尼等國。
明晟MSCI目前在紐約上市,其截至2月28日的第一大股東是摩根士丹利,持有流通股比例為19.14%。
重倉股多為大藍籌
由于需要輸入特定賬戶和密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沒能獲取MXEF指數持有具體的中國股票或權重,但跟蹤MXEF的Ishares安碩MSCI新興市場ETF(EEM)卻能幫助一窺究竟,因為兩者投資的權重相仿。
彭博匯編的資料顯示,EEM前五大持倉依次是三星電子、臺積電、中國移動(00941)、建行(00939)、工行(01398)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相比之下,持有前十大倉位的港股包括中國移動、建行、工行、中國銀行(03988)、騰訊(00700)、中海油(00883)、中石油(00857)、中石化(00386)、中國人壽(02628)和中國平安(02318)。有意思的是,上述港股多數為H股。
MSCI新興市場指數曾在2009年5月調整權重股市,中國股市權重18.8%,較調整前上升0.4個百分點,覆蓋100只個股。排名稍后的為巴西(14.3%)、韓國(13.7%)、南非(7.1%)等。
若配置將對A股產生巨大影響
一旦A股被納入國際基準股票指數,最大的利好是跟蹤該指數的ETF基金將大舉買入A股,從而為A股帶來流動性。
騰訊財經援引分析人士說法稱,MSCI計劃將中國股票的權重提高到30%,其中A股權重為17%。由于當前跟蹤該指數的被動型指數基金規模在1萬億美元左右,一旦加入A股權重,按權重計算,將有1700億美元配置A股,相當于1萬億元人民幣。
然而,這一規模可能會更大。路透援引國泰君安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稱,“若A股被納入明晟新興市場指數,理論上對A股的配置資金將超過2萬億美元。”
彭博顯示,按國家和地區看,EEM指數目前分配最多的前五名,分別為韓國股票(14.3%),A股股票(13.2%)、巴西股票 (12.5%)、中國臺灣股票(11%)和南非股票(6.9%)。如果A股股票權重真能升至30%,那么A股將輕松超越韓國股市成為第一大權重市場。
截至上周五收盤,上證指數的市盈率為12倍,遠低于韓國KOSPI指數的40倍。今年以來,滬指累計下跌1%,KOSPI指數累計跌9%。
權重上調曾激活股市
有意思的是,韓國股市和中國臺灣股市均曾被MSCI大幅上調權重,隨后兩者股市亦出現大幅走高。
公開資料顯示,1998年2月時,MSCI就把韓國股市的計算權重從50%調整至100%,隨后大量資本涌向韓國股市,而韓國股指也因此飆升80%。
另外,從1996年9月2日開始,MSCI就將臺股指數納入其各項自由指數中,但比重同樣僅為50%,在1999年8月時,該比重從50%上調至100%,并計劃從2000年2月起生效。結果截至2000年6月底止,累積外資凈流入金額搞達229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從1999年8月底至2000年3月底,中國臺灣證交所綜指累計上漲23%,跑贏同期標普500指數16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