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化學50億定增擴股本六成 被指盤剝流通股東
3月23日,中泰化學(002092.SZ)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于2013年3月22日收到證監會核準批復,核準公司以6.78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7.3746億股新股,該批復自核準發行之日起6個月內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若與公司11.5億股的總股本相比,公司此次逾七億定增股本順利實施后,公司總股本將一舉擴大63.57%。
而且,這也是公司自2006年上市以來第三度拋出的定向增發議案。在中泰化學上市以來的6年多時間里,包括此次50億元再融資在內,其累計融資額將突破百億元大關。
對此,有流通股股東質疑,公司此次低價天量增發明顯對原有流通股股東不利,說白了就是掠奪原有流通股股東的利益。
“由于融資額越來越大,每次限售股解禁后對股價的沖擊也越來越大,估計此次若融資成功的話,股價仍將繼續受到很大的壓制,達摩克利斯之劍將永懸股民頭上。”有流通股股東如是說,“我們不是不愿意上市公司再融資,可企業再融資必須是建立在給予投資者足夠回報的基礎上。”
另有券商行業分析師表示,若公司2013 年上半年順利實施非公開增發的話,公司股本擴大的同時,業績無疑也會被稀釋。屆時,公司每股收益將被攤薄,短期內對公司股價表現有一定抑制。
而中泰化學內部人士回應稱,公司在阜康工業園已投產的年產80萬噸聚氯乙烯、60萬噸燒堿及配套的電石和電廠項目均為債務融資,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已經超過65%。如果再通過債務融資,財務風險較大,也不利于公司可持續發展。因此,根據后續項目建設資金需要,公司啟動了再融資。
低價天量增發背后
若此次增發逾7億股融資50億元成功的話,在中泰化學上市以來的6年多時間里,公司先后四次融資額累計將高達103.49億元。
此前,公司2006年12月首發1億股融資6.6億元;2007年增發3243萬股融資10億元;2009年增發2.32億股融資38億元。三年融資三次合計達54億元。
與此同時,除了2012年年終推出10派2(含稅)的分紅方案以外,中泰化學(002092.SZ)每年分紅只象征性地每十股派發現金不超過1元。因此,即便算上2012年的年終分紅在內,公司迄今累計分紅金額僅為5.57億元,派現率已低至5.38%。
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也節節走低,流通股股東持股損失慘重。從2010年最高價時的26.8元一路下挫,至2012年底公司再度拋出定增預案時,公司股價最低探底至5.92元,區間最大跌幅高達77.91%。截至3月25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7.36元,與去年年末收盤價相比,僅微漲3.37%。
對此,有流通股股東認為,如果公司選擇在股價高位時增發,流通股東不認同的話,還可以跑路。但是,公司現在低價進行增發,本來虧損嚴重的小股東還有信心回本,公司這么一來,持股信心完全喪失。眼下面臨的現狀就是,小股東如果賣出,就要巨虧;如果不賣出,短期內解套根本就沒有希望。
前述中泰化學內部人士則表示,公司此次再融資是與項目建設結合在一起的,公司董事會確定的只是發行底價,公司會努力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
“由于電力成本對氯堿產品成本影響大,公司要將煤的優勢轉為電的優勢,不斷完善產業鏈,推進公司優勢資源轉化及低成本戰略。”該人士稱。
不過,若與公司2012年末每股6.20元的凈資產相比,公司6.78元/股的定增底價的溢價率也不到一成,僅有9.35%。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