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保護投資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副總理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17日上午應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的邀請,與采訪兩會的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的提問。
李克強說,我們衷心感謝人民代表的信任,從擔任新職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深感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重托,是重大責任。我們將忠誠于憲法,忠實于人民,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把努力實現人民對未來生活的期盼作為神圣使命,以對法律敬畏、對人民敬重、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的政府,去造福全體人民,建設強盛國家。
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
換成市場的手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這次國家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引起高度關注。請問,這次改革是不是您理想的方案?怎樣達到簡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
李克強:你談到理想,凡事想要做成的話,總是要在理想和現實之間作出可能的選擇。這次改革方案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當然也是簡政放權。如果說機構改革是政府內部權力的優化配置,那么轉變職能則是厘清和理順政府與市場、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說白了,就是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政府管住、管好它應該管的事。
機構改革不易,轉變職能更難,因為它更深刻。我在地方調研的時候,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辦個事、創個業要蓋幾十個公章,群眾說惱火得很。這既影響了效率,也容易有腐敗或者尋租行為,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須從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入手來轉變政府職能。現在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還有1700多項,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再削減三分之一以上。
不是說政府有錯位的問題嗎?那就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覺,但這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們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言出必行,說到做到,決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輕,更不能搞變相游戲。
推動經濟轉型
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民生支出不能減只能增
人民日報記者:很多人都認為,新一屆政府所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請問總理,您的施政目標是什么?您打算首先去解決的主要問題又是什么?
李克強:這是個大問題啊。關于施政目標,可以說中共十八大已經做出了全面部署,這就是本屆政府的施政目標。
在我們離實現現代化越近的時候,遇到的風險和挑戰也會越多。偌大個中國要解決的事很多,如果說主要問題的話,我想:第一,還是持續發展經濟。可以料想,未來中國經濟環境依然嚴峻復雜,我們要居安思危,也要處變不驚,保持經濟持續增長,防范通貨膨脹,控制潛在風險,使中國經濟不發生大的波動。要努力去實現2020年的目標,測算一下,這需要年均增長7%左右的速度,這不容易。但是,我們有有利的條件,有巨大的內需。關鍵在推動經濟轉型,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并且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第二,是不斷改善民生。也就是說要著力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續地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如果說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話,就要重點保障基本民生,來編織一張覆蓋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其中包括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養老、保障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補上。還要堅守網底不破,通過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體的基本生活。這些人如果陷入生存的窘境,很容易沖擊社會的道德和心理底線,所以政府要盡力,并且調動社會的力量,保障人們的基本生存權利和人格尊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