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星化學被大股東拖成ST 隱瞞關聯交易遭處罰
隱瞞關聯交易遭處罰 山鹽集團接盤或轉行
2月19日,大盤普跌之際,亞星化學卻逆勢走強,開盤便步步走高,9點51分封死在漲停板上,報收4.75元,成交金額達4729.20萬元,同日,上證指數下跌1.02%。
有分析指出,受益于行業內其他企業減產、下游需求走強影響,水合肼(精細化工原料,用于制取醫藥、發泡劑等)價格由2.4萬-2.5萬元一噸大漲至3萬元以上,而亞星化學擁有1.2萬噸的水合肼生產裝置,公司將受益。
據了解,亞星化學的水合肼由旗下子公司濰坊歐萊化學有限公司生產銷售,2010年底亞星化學從大股東亞星集團手中購得。
2010年歐萊化學實現營業收入1.9億元,而凈利潤僅383.43萬元;2011年,水合肼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實現利潤1394萬元。不過,在亞星化學2012年半年報里,水合肼的營收情況在產品的主營業務列表上消失。
實際上,水合肼產品的營收僅占亞星化學總營收的5%左右,即使價格大幅上揚,對公司整體業績的支撐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而相較2012年巨額虧損,全年一千多萬元的利潤貢獻似乎不值一提。
公告顯示,亞星化學2012年前三季度虧損1.26億元,全年預計虧損高達3.2億元。而2011年公司已告虧損5544.70萬元,亞星化學在2012年年報披露后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幾成定局。
曾經風光無限的龍頭企業如今卻面臨巨額虧損,亞星化學大股東亞星集團難逃其咎。亞星集團通過諸多關聯交易已然把亞星化學當做了“提款機”,其違規行為也多次被監管部門查處和警告。
就在2月初,亞星化學再次因為隱瞞關聯交易、隱瞞與亞星集團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遭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兩任董事長雙雙被罰,市場禁入更是前所未有。
隱瞞關聯交易被罰
2009年、2010年的兩年間,亞星化學與上海廊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廊橋”)之間存在數億元的業務往來,而亞星化學均以非關聯方加以隱瞞。
實際上,上海廊橋正是由大股東亞星集團背后操控。
2007年6月,亞星集團安排其持有91%股份的濰坊第二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第二熱電”),通過借款合同和股權質押合同,分別向青島吉永昌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下稱“青島吉永昌”)、上海寶韌化工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寶韌”)兩家公司提供200萬元和800萬元,由這兩家公司以該借款出資成立了上海廊橋。
監管部門查明,在上海廊橋成立后至調查結束,先后有過3名財務人員,其中兩人是亞星集團向上海廊橋派駐,工資由亞星集團發放,財務專用章一直由亞星集團保管。
除與亞星集團、亞星化學及亞星化學的子公司濰坊亞星湖石化工有限公司(下稱“亞星湖石”)存在銷售、采購業務外,上海廊橋對外基本無經營業務發生。
而公司相關高管陳華森、曹希波、張福濤、王志峰在接受調查詢問時均承認上海廊橋是亞星化學的關聯方,為亞星集團實際控制。
按照規定,報告期內累計關聯交易總額高于3000萬元且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值5%以上的,須披露詳細情況。亞星化學將與上海廊橋的關聯方身份隱瞞,與其發生的大額購銷業務也因此得以瞞天過海。
兩者之間的往來主要是亞星化學從上海廊橋采購聚乙烯(PE),向上海廊橋銷售氯化聚乙烯(CPE)。
其中,2009年間亞星化學自上海廊橋的采購產品2937萬元,向其銷售產品額高達3.67億元。2010年上半年,亞星化學向上海廊橋銷售產品9947萬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