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項目今日低調簽約
28日,首批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項目簽約儀式將在深圳低調舉行。
前海及多家銀行人士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簽約儀式雖醞釀了很久,卻極為“低調”,簽約儀式的地點以及首批跨境貸款銀行名單均對媒體保密,只在簽約儀式后發布通稿。
前海管理局局長鄭宏杰此前對本報記者透露,目前已經有幾十家企業申請了跨境人民幣貸款,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香港恒生銀行、匯豐控股、渣打銀行、東亞銀行,國開金融、建銀國際等中外資銀行或都將在列。鄭宏杰稱,首批跨境貸款沒有規定上限,中國人民銀行會有具體的監管措施。
2012年12月27日,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網站發布公告稱,《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已獲得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批復,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正式啟動,在前海注冊的企業或項目可享受香港人民幣貸款的低利率以降低成本。
《暫行辦法》規定,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期限由借貸雙方按照貸款實際用途在合理范圍內自主確定。同時,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利率由借貸雙方自主確定。本報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31日前首批銀行已完成了內部流程以及和人民銀行的溝通工作。
有知情人士表示,相關部門本來希望跨境人民幣貸款實施細則能夠在去年11月底公布,12月進行首批跨境人民幣貸款的交易,以促使香港人民幣存量在年底前有所上升,但該細則的出臺經過了嚴格審批和長時間溝通。
無疑,前海實行雙向跨境人民幣貸款為香港的人民幣找到一個回流的渠道。
參與《前海金融產業專項規劃》制定的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劉東民此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到2012年5月,已經有5500億元人民幣存款,由于資本管制,香港的人民幣很難自由回到內地投資,這會降低人們繼續持有人民幣的意愿。現在在前海放開一個口子,但口子并不大,只能貸款給注冊在前海的企業,確保人民幣回流規模有限,不會對金融市場造成沖擊。
劉東民表示,拓展人民幣回流渠道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人民幣走出去,是金融開放的重要環節。
此外,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表達了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意愿,而香港因前海的存在而最為特殊。
前海管理局經營發展處處長、新聞發言人王錦俠表示,包括香港金融界在內對跨境人民幣貸款的實施早有期盼。《暫行辦法》將對深港金融創新、促進金融資源加快向前海集聚、助推深圳樹立金融業示范窗口地位起到積極作用,對前海試驗人民幣國際化、香港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意義深遠。
王錦俠對本報記者說,未來前海將實現“本幣外幣,境內境外,在岸離岸”三個打通,人民幣國際化的巨大機遇屆時就會顯現。
王錦俠透露,已有304家企業獲準入前海合作區經營或投資,相信有不少企業會根據實際所需資金情況向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提出申請。
(盧麗濤 洪偌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