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億新批QFII資金漸具建倉條件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位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士處了解到,去年10月以來,相關監管部門加快對QFII資格審批。經過1-3個月準備,新近獲批的QFII漸具建倉條件并可能近期逐步開始建倉。從目前看,QFII建倉標的仍熱衷于估值較低、盈利預期較好、流動性較強的大盤藍籌股。
2012年10至12月,國家外匯局分別新批27.5億美元、24.75億美元、14億美元QFII額度,約合人民幣416億元。QFII從獲批額度、走完流程,到資金到位、建倉布局,一般需要1-3個月時間。
416億元約占滬深股市流通總市值188264.79億元(截至2013年1月23日)的0.22%。業內人士表示,QFII目前的規模無法在A股市場翻云覆雨,但從近期QFII頻頻現身大宗交易平臺增持股票看,QFII近期對A股市場比較樂觀。
看好內地股市
截至2012年末,共有169家QFII累計獲得374.43億美元投資額度,全年66家機構獲批QFII資格,投資額度為160億美元。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這相當于2012年全年基金業資產管理規模的6.42%。
業內人士表示,QFII建倉對去年底以來內地股市上漲勢頭延續功不可沒。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初的2074點一路上漲至最近的2321點附近,漲幅約12%。香港一位QFII人士表示,并非所有QFII都能順利抄底,尤其是去年10月以來,QFII進場明顯擴容,但QFII從獲批額度到建倉布局,往往需要1-3個月時間。甚至一些擁有QFII額度的機構在發行產品前,對產品結構、投向等設計都必須經香港金管局批準,“但到目前,一些新批的QFII顯然已迫不及待。”
這位人士介紹,近期QFII明顯加大在中國內地股市資金配置。“尤其是歐美資金背景的QFII,都看好中國未來幾年經濟增長,近期他們調配到中國內地股市資金量非常大。”
青睞大盤藍籌
多位資深投資人士表示,QFII更愿意持有資產規模大、成長性高、估值合理、市場流動性好的藍籌股,包括銀行、地產和基建等板塊。幾位QFII人士證實,QFII投資布局從來都不是短線的,持股期至少都在1-3年,銀行股等藍籌股無疑是穩健選擇。
公開數據也證實QFII調倉策略。根據上交所大宗交易信息,QFII“大本營”近期在同一市場狂掃藍籌股。16日至18日,海通證券(600837)國際部連續出手,上周累計買入5465.7萬股,金額總計4.46億元。1月18日海通證券國際部作為買方,攬入海螺水泥(600585)、浦發銀行(600000)、中國石化(600028)等12只藍籌股,全部以平價成交,耗資2.75億元。
分析人士表示,海通和申萬實際上是多家QFII集中地,在某時以某價交易這些藍籌股雖是券商報價,實為QFII調倉。“不見得只是某兩只QFII的交易,配置這些藍籌股的QFII非常多,幾乎80%的境外資金都會持有。”一方面,QFII普遍看好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尤其是城鎮化帶來的投資機會,銀行股和基建股理應首先受益;另一方面,銀行等藍籌股具有較強流動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