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催生環保風暴 三行業長期價值顯現
連日來,北京等中東部城市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與以往的大霧不同,本次霧霾不僅給交通運輸等帶來嚴重影響,更帶給城市巨大的環保“災難”。霧霾不但嚴重影響城市人們的生活和健康,也讓A股市場掀起環保“風暴”。本周一,環保概念板塊如旋風般強勢啟動,多只個股連續漲停。然而,在連續大漲之后,投資者更加關心這場由于污染災害所帶來的A股環保“風暴”,是否將令環保股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污染帶動PM2.5
相關概念大幅上漲
從本次霧霾污染來看,大氣污染再次成為環保的焦點。由于2012年下半年全國主要城市開始相繼公布PM2.5數值,更是將本次污染的程度清楚展現在民眾之前。北京、石家莊等城市的一些PM2.5監測儀器甚至出現“爆表”,多地最高值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較平時增長數十倍。根據研究的數據,構成北京等地PM2.5的主要原因是揚塵、燃煤、二次硫酸鹽和硝酸鹽及機動車排放等,其中燃煤和機動車排放等是核心因素。
本次A股市場環保概念的炒作也和PM2.5污染直接相關,包括除塵設備、監測設備等公司大幅度上漲,例如生產除塵器濾料的三維絲從周一開始連續三天“一字”漲停;同樣生產除塵設備的科林環保也是連續三天漲停,菲達環保三天飆漲21.01%。PM2.5相關檢測設備公司中創業科技、先河環保、聚光科技漲幅也分別達到16.34%、16.96%和8.29%。此外,脫硫和脫硝公司也在本次行情中受到關注,主要公司龍凈環保、龍源技術等漲幅都超過10%。甚至生產口罩的龍頭公司三天漲幅也高達24.08%。
從市場運行的情況來看,本次環保概念的炒作帶有事件性的特征。環保概念范圍廣泛,從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到固體廢棄物處理,涉及概念眾多。從本次行情來看,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治理的相關公司顯然并沒有受到關注,這和A股歷史上環保概念行情運行規律基本相同。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市場炒作的關注點大多與新政策推出直接相關,這也是由環保行業自身特點所決定的。鑒于環保本身對企業和城市難以產生直接和明顯的經濟效益,且通常花費巨大,因而推廣需要政策的強力推進。每一次新政策的推出,往往會帶動相關板塊出現大幅度的上漲,比如近些年的脫硫、脫硝以及污水凈化概念行情都是由政策所推動。因此,這種政策性、事件性概念炒作對于市場有一定的偶然性,市場熱度和幅度取決于事件本身發展的程度和后果。
三大細分板塊
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雖然環保概念的歷次行情都帶有政策或事件性的特征,但是該行業確實具有良好的長期投資價值。十八大報告中,環保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和重要工具,將成為政策扶持的重點行業,成為能夠貫穿2013年全年的重點投資領域。根據測算,“十二五”全社會環保投資需求約3.4萬億元,將突出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減排、改善水環境質量、大氣污染物綜合控制等方面工作。因此,我們認為環保行業的長期投資機會將主要來自于這三個方面。
首先,大氣污染治理仍將是環保的首要任務,其中脫硝投資將大幅度增加。“十二五”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將從脫硫轉向脫硝,電力、非金屬礦物、黑色金屬、化工、石化六大行業排放量占到工業源排放量的91.5%,其中電力領域氮氧化物排放占比達到40%,是脫硝業務重點開展領域。2011年公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指出,2012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執行100mg/立方米的排放限值,2014年7月1日起,所有現有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執行100 mg/立方米的排放限值,整個火電廠脫硝“十二五”市場容量近1500億元。
其次,水污染治理是環保的重要方面。全國因缺水年經濟損失約2000億元,水體污染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局面。由于污水處理運營方面受到政府限價,因此我們認為水處理領域投資機會不在于運營環節,而在于設備和工程環節,尤其是市政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設備和工程方面存在投資機會。其中,到2015年,市政水處理將新增城鎮污水管網16萬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4200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85%。投資規模將在4500億元以上,膜處理在市政水處理領域的運用將日益廣泛,成長空間較大。工業廢水仍然是“十二五”治理重點,投資規模與市政投資規模相當,我們看好已經在部分行業污水處理取得行業領導地位的上市公司。
第三,固體廢棄物處理也將投資巨大,“十二五”廢固處理行業投資將達到8000億元。從固廢治理的過程來看,分為收運、資源回收、處置三步驟,廢固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固廢處理領域,我們尤其看好垃圾處理領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