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賣紅酒 華致酒行認為并非最好選擇
洋河股份正醞釀在其酒業版圖中插上紅酒品類的標志。1月7日,洋河股份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表示,按照公司品類平臺化戰略,洋河的葡萄酒已經于2013年1月1日起在營銷平臺開票銷售。
記者注意到,在2012年3月下旬時,洋河股份董事長兼總裁張雨柏考察了西北某一知名葡萄酒業和葡萄種植園。當時,外界紛紛猜測洋河股份有進軍葡萄酒業的意向。張雨柏則回應稱,公司的主體戰略不會改變,即富集要素資源做強做大白酒主業,同時借助公司的營銷網絡平臺,先用輕資產的方式,穩步地向相關多元化方向做適當的延伸,對葡萄酒問題公司也在關注和研究。
而后從去年9月份起,洋河股份就開始為自家的紅酒生意進行“先期預熱”,不斷地向外界釋放出產品即將上市的信號,不過此后又銷聲匿跡、沒了下文。
洋河股份于本周一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稱,新的葡萄酒業務在2013年的主要目標,就是探索渠道與品牌建設,重點是把基礎做好。
此前,洋河股份董秘叢學年曾向媒體透露,新的葡萄酒業務不會采用“洋河”的品牌,下一步公司將進一步豐富品類,尋找與現有酒類產品相契合的消費類產品。而洋河股份內部的一位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稱,新紅酒板塊的產品全部來自海外進口,但代理葡萄酒的具體品牌名稱和產地他們也尚不清楚。
對此,洋河華東大區的一家酒業經銷公司老總向本報記者表示:“雖然洋河分公司的領導早就對我們提過接下去要做紅酒的生意,但到現在為止,經銷商也都沒看見過洋河的紅酒產品長什么樣。是否會接手紅酒的新生意,這要看洋河葡萄酒產品的品質和品牌度究竟能做得怎么樣?!?/font>
營銷模式之辯
記者了解到,洋河股份的管理層此前曾在股東大會上透露,公司已針對葡萄酒的新板塊成立了相應的獨立事業部,而在營銷方式上,將不會用當前傳統的葡萄酒營銷方式,而采用現在白酒的營銷方式。
1月9日,上海酒類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瞿一鳴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洋河之所以選擇要沿用白酒的營銷模式,主要是考慮到可以共享原來的經銷商網絡體系,幫助其減少渠道成本。而對于經銷商而言,分銷白酒和紅酒其是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的下家都是給商超百貨、餐飲渠道以及企業團購,而且葡萄酒產品和原來的白酒產品之間幾乎沒有什么競爭關系,因此也不必擔心會因此引發銷售分流。
近幾年來,洋河股份計劃投入7440萬元用于營銷網絡項目建設,目前洋河的營銷網絡平臺已囊括了5000多名一線銷售人員、7000多個經銷商和幾萬名促銷人員,在渠道建設上已頗具影響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