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假期不忘護市 新年A股或迎眾多資金大鱷
中證監假期不忘護市 集中回應資本市場八大熱點問題
新年伊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集中回應了大家關心的當前資本市場的熱點問題,涉及到退市制度、股指期貨和企業境外上市等多個方面。此外,元旦期間,由于美國國會投票通過“財政懸崖”法案,投資者信心大幅增強,亞太區股市和外圍股市均全線上漲,因此無論是散戶還是機構等投資者普遍對節后首個交易日行情傾向樂觀,并且看好一季度行情。
元旦期間,由于美國國會投票通過“財政懸崖”法案,投資者信心大幅增強,亞太區股市和外圍股市均全線上漲,而中國證監會也就鼓勵機構投資者入市等舉措向股民發表八點保護論。
中國證監會發八點保護論
中國證監會的八點保護論,內容除嚴打老鼠倉外,更坦言會通過不斷完善新股發行、退市、分紅等各項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推動形成投資者回報機制,為養老金、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入市創造良好的條件。
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股票市場中的專業機構投資者占比只有13.6%,與成熟市場50%至60%的比重相比差距較大。而結構亦不合理,截至2011年底,證券投資基金、保險公司、QFII和養老金等四類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股票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別為7.69%、3.93%、1.07%和0.92%。
再看美國股市,美國擁有8000多只共同基金,其凈資產高達12.22萬億美元,占股票總市值的73%。與此同時,美國私人養老金儲備高達18萬億美元,超過了股票總市值。美國的共同基金與私人養老金共同構成了美國資本市場最堅實有力的兩大類機構投資者。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A股歷史上也有過機構規模大增的時候,比如,公募基金在2005年總資產約4600億元,到2007年發展到3萬億元,兩年里翻了6倍多。
規模大幅增長也帶來了一波大牛市,這一點在2007年表現得很典型。2007年滬深股市在年初大漲之后,出現了“5·30”大跌行情,但下半年股市繼續大幅上漲,上證指數從4000點上漲到6000點,漲幅高達50%,而這輪行情上漲的股票主要是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基金認購極其踴躍,發行規模均在百億元以上,最高的甚至超過400億元,基金拿著這么多錢無法購買小盤股,只能購買銀行等大盤股,從而催生這波大行情。
市場期待機構投資者規模擴大
此次管理層一番表態,使得市場對機構投資者規模的擴大有了期盼。部分樂觀派人士認為,考慮中國巨大的財富管理需求,公募基金規模完全有條件增長一倍,當然這需要牛市的配合。其次,迫于未來養老金保值增值的壓力,養老金入市遲早是要實現的,加上保險、企業年金、公積金,長期資金從現在的1萬億元增長到3萬億元完全是可能的。第三,QFII額度有望大幅提高,在全球大部分新興市場,海外投資者的占比都很高,比如,印度、韓國股市,海外機構投資者規模要占30%,那么,只要額度進一步提高,QFF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也是可以期待的。
那么,機構投資者的資金規模可以達到8萬億元,占比七成,從而改變目前的投資者結構。如果在5年至10年的時間里解決這個問題,一波全新的牛市是值得期待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