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詭局:多家媒體提前收到匿名爆料稱將做空
牽一發而動全身。酒鬼酒塑化劑風波,讓資本市場中整個白酒板塊受到牽連。11月19日酒鬼酒被爆出塑化劑超標之后,白酒板塊應聲下跌,當天老白干酒、沱牌舍得盤中跌停,其他多只個股均現身跌幅榜,白酒板塊一天內蒸發324億元市值。之后,酒鬼酒更是以4個跌停板為此消息埋單。
然而對于消息起源“50度酒鬼酒中的塑化劑DBP明顯超標,超標達260%,毒性為三聚氰胺20倍”中是否劇毒、是否明顯超標的認證,直到今日尚未獲得回應。酒鬼酒方面,僅在11月23日和11月28日發布公告稱“未發現人為添加‘塑化劑’的情況,有可能是在轉運、包裝過程中發生的遷移”,“目前公司未全面停產,公司曲酒(基酒)生產正常,未停產,已排查至包裝環節,正積極進行整改”。
“這是一場有預謀的做空行為?!币晃皇袌鋈耸繎岩?,“這說明市場環境已經發生改變,投資者不僅能夠常規做多獲利,而且也可以通過融券做空獲利?!?/font>
是否有人刻意布局雖難以定論,但是回過頭看,市場先知先覺的配合、貫穿白酒板塊股價下跌過程的蹊蹺交易、大跌過后的放量上漲,的確給資本市場留下很多疑 點。
提前布局?
11月19日,媒體曝光酒鬼酒“塑化劑超標”事件,“酒鬼酒”這一引發此次資本市場大地震的主角正式登場。之后,“酒鬼酒有毒”的消息在市場上迅速發酵,不僅讓酒鬼酒和白酒行業陷入危機,而且引發了資本市場大震的蝴蝶效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酒鬼酒塑化劑被曝光之前,已有多家財經媒體收到匿名爆料。除了媒體之外,也有不少券商研究員得到消息,稱酒鬼酒存在品質問題,有資本力量要做空白酒。
雖然難以證實背后運作力量究竟為何,但是市場中的融券數據變化卻略現端倪。
在塑化劑事件曝光的前一個交易日(11月16日),白酒板塊中四只可融券標的—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的融券賣出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以五糧液融券賣出數量變化最為明顯,從前一交易日的29.6萬股激增到116.5萬股;貴州茅臺融券賣出量從6.29萬股增加為8.13萬股;瀘州老窖融券賣出量從13.02萬股增加為22.72萬股;洋河股份從32.71萬股增加至33.29萬股。
“一般做空的方式是:收買白酒公司內部的人,搜集一些有利于做空的證據。但是未必每家公司都能找到這樣的證據,未必每家公司都能找到愿意提供證據的內部人士,從這個角度上看,選擇酒鬼酒作為切入口只是一個巧合。”一位基金從業人士稱,但是選擇白酒板塊做空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目前白酒估值實在太高,只要找到一家有問題的公司就很容易推倒行業。如果是一年前有人做空白酒,白酒板塊最多是被砸個坑然后繼續漲,現在做空效力要強上很多倍。
而另一位券商人士闡明了做空者的獲利邏輯:“以資金賬戶中的資金作為保證,從券商手中對融券標的進行融券賣出,之后在規定時間內(通常為6個月時間)投資者需要從二級市場中購回同等數量股票并還給券商?!?/font>
如果真的存在提前布局的做空者的話,那么從結果上看,這一筆融券做空白酒板塊的交易收益頗豐。以融券五糧液為例,11月16日五糧液收盤價為30.91元,到12月7日收盤價跌至25.61元,做空者一賣一買收益率可達16%左右(扣除印花稅、交易傭金和融券利息的總成本約1%)。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