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年外貿增速難破八 明年或仍為個位增長
CFP供圖
今年以來,福建某電機企業外貿經理林炫多次飛往巴西考察市場,“歐美市場下滑明顯,我們就只好試著去開拓新的市場。”據他介紹,今年來訂單主要靠老客戶維系,而且數量和金額還都有所下降,雖然年底歐美訂單和需求有所上升,但相比以往還是遜色不少。
這只是出口企業遭遇外貿寒冬的一個縮影,受困于外部需求的下滑、貿易摩擦不斷、國內成本上升三重因素,不少企業今年都出現了訂單和利潤下滑,經營困難的狀況。素有“外貿風向標”之稱的廣交會也出現了罕見的到會人數與成交雙下滑的現象。
告別多年來20%左右的高速增長,今年全年外貿個位數增長幾成定局。展望明年,接受《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2013年外部環境可能略好于今年,國內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鼓勵政策的效果進一步顯現,這都使明年外貿增速會比今年略高,但制約外貿穩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進出口仍將低位增長,恐難回兩位數增長。
形勢
今年全年外貿增速難破八
盡管年初就已做好形勢嚴峻的準備,但今年來外貿形勢的復雜嚴峻程度還是超過了不少業內人士早先的預期。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002.8億美元,同比增長5.8%。此外,11月閉幕的秋季廣交會無論是采購商到會人數還是最終成交額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參會企業反映,雖然下半年受益于圣誕節因素等訂單有所回暖,但展望未來至明年年初,訂單情況可能依然嚴峻。
“今年外貿面臨‘三座大山’的壓力”,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分析指出,一是世界經濟增速持續下降,外部需求嚴重不足;二是國內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傳統競爭優勢弱化,加上由于進口增幅持續低于出口增幅,貿易順差和國際收支的順差擴大等原因,近期人民幣加快升值,也給出口增長帶來新的壓力;三是貿易摩擦加劇,風險上升。今年以來,我國已遭遇53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242億美元,同比增長7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表示,12月的出口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進口可能呈現增長態勢。總體來看,今年全年出口增速應該不會突破8%,進口約為4%。這反映了外部經濟復蘇步伐依然艱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內經濟下滑并逐步探底趨穩。
“今年外貿環境增長總體看確實比較困難。”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對記者表示,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僅增長5.8%,全年增速估計會在6.5%左右,不會超過7%,已難以完成全年“保十”目標。此外,全年外貿增速或將低于G D P的增速,這也是多年未見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