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將編制城鎮化規劃 啟動最大內需市場
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發改委工作會議舉行。
與往年不一樣的是,國家發改委明年工作的重點,從過去通常的八項變成了九項,新增加了城鎮化內容,此意味著未來最大內需市場啟動。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會上指出,盡管年初以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但是中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轉型發展空間和潛力廣闊,穩定和擴大外需仍有可為。
他除了和往年一樣繼續強調要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等內容以外,明年的工作新增加了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的內容。
這包括要科學編制規劃,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規模結構,著力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抓緊研究制定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引導和規范新城、新區健康發展。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編制了《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該規劃對于城市群建設,以及大中小城市協調健康發展,以及優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態,加強城鎮化管理等進行了說明。該規劃將上升到國家層面,并由國務院審批通過。這涉及到上百個城市定位,以及上萬個小城鎮的布局。
此前有測算認為,中國每年城市人口比重上升1個百分點,可以啟動5萬多億的內需。如果未來城鎮化率提高10個百分點,則可以啟動50萬億內需,相當于再造一個目前的GDP(國內生產總值)。
不過這并非意味著要大拆大建,盲目擴充城市規模。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專家方創琳指出,各個地方能否把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市民,還是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城鎮化規劃加緊編制
國家發改委此前已經編寫了《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主要為農民工市民化提供發展思路。
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憲平率隊到廣州考察,以農民工市民化與基本公共服務機制為主題進行專題調研。其中農民工如何獲得子女教育、居住、就業、社保等方面市民待遇,成為考察的重點。
上述規劃涉及到20個左右城市群建設,其中對國家中心城市、國家區域城市和地區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鎮的定位進行了說明。其中初步定5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天津。另外是國家區域城市和地區中小城市,共計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萬多個城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