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海洋經濟產業蛋糕望倍增 6股望爆發
根據《國家“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將較“十一五”期間翻一番。為推動規劃實施,多部委正在醞釀包括產業政策、財政稅收政策、投融資政策等在內的系列海洋經濟新政。海洋經濟板塊望集體爆發。
據經濟參考報(微博)報道,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日前透露,《國家“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已經獲得國務院批準并出臺實施。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包括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海水利用業等在內的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將較“十一五”期間翻一番。為推動規劃實施,多部委正在醞釀包括產業政策、財政稅收政策、投融資政策等在內的系列海洋經濟新政。
相關專家披露,目前國家海洋局正在跟國家發改委溝通,爭取將七八個海洋新興產業、10多個城市納入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目前優先考慮海洋生物產業,條件成熟時還有望考慮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等產業,從而使它們獲得申報國家相關專項資金的機會。
中金研報認為,三條主線掘金個股,最先受益的是海洋水產養殖企業,如蝦夷扇貝海參鮑魚養殖的獐子島(002069)、珍珠養殖的千足珍珠(002173)、鮑魚海參養殖的好當家(600467)、廣東水產養殖龍頭國聯水產(300094);其次是海洋捕撈及水產加工企業,如東方海洋(002086)、中水漁業(000798)、開創國際(600097)。此外,海工裝備業以及填海工程機械也將在規劃中受益。
掘金相關受益股
獐子島:業績觸底 反彈可期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清潔優質的海域資源不可復制。公司現有海域面積約340萬畝,由于周邊適合漁業養殖海域基本被確權完畢,公司未來幾年沒有大規模海域擴張計劃。公司今年新確權40萬畝海域,其中有18萬畝是蝦夷扇貝產量較高的海域。
差異化的扇貝苗種資源是公司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公司海大金貝、獐子島紅已經開始量產,抗逆性、適應性優異,規格也有明顯提升,在市場上屬于差異化產品。目前,公司使用的二級貝苗來源共分三部分:1、外購苗(普通苗種)2、自產苗(海大金貝、獐子島紅)3、野生苗種(旅順地區采捕)。公司今年的二級投苗量是130億枚,其中42億自產苗,25億旅順苗,剩下為外購苗。
蝦夷扇貝業務仍是公司未來利潤基石。未來三年蝦夷扇貝業務仍將占到公司營業利潤70%以上。1)畝產: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扇貝畝產平均在75-80公斤/畝,第四季度采捕海域仍為新海,預計畝產還會有所降低,全年預計畝產平均在70公斤/畝。2013年捕撈面積為100萬畝,其中老海35萬畝占35%,略高于今年,但新海區域更遠離島嶼,預計畝產較今年新海更低,綜合預計2013年畝產略有提高。2014年捕撈面積中有45萬畝老海,這部分海域在2011年的畝產是120公斤/畝,預計2014年的扇貝規格和畝產會有一定幅度的提高。2)捕撈面積:2012年公司計劃捕撈70萬畝蝦夷扇貝,前三季度已捕撈40多萬畝,四季度捕撈20多萬畝。2013年捕撈計劃是100萬畝,2013年的實際可采捕面積是120萬畝,公司計劃留20萬畝到2014年,達到四齡貝,從而提高畝產;2014年的計劃捕撈120萬畝,同樣留20萬畝到下一年捕撈。
現有股權激勵基本行權無望,期待新激勵的開始。公司2011年業績達到第一個行權期標準,2013年開始可以行權,行權價29.50,按照我們的業績預測若達到行權價則PE高達40倍,因此可以行權的可能性較小。第二、三個行權期業績達標的可能性較低,因此現有的激勵措施執行基本行權無望,我們認為公司可能在明年(年報后)推出新的激勵計劃保證管理團隊、技術骨干的積極性。
盈利預測。2012-2014年EPS0.50、0.70和1.04元,12個月目標價21元,維持增持-B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海域發生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