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資金池業務并未叫停
資金池業務飆升的規模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監管部門為此在10月底進行了調研摸底,以了解各類資產的投資范圍及發展情況,或許是這一舉動引起了券業的不安。
截至目前,券商資管規模已超過9735億元,其中,集合理財資管規模約為1635億元、定向資管超過8000億元、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超過100億元。
借助票據、資金池等業務的膨脹,券商資管今年實現規模的華麗轉身,11月份資管總規模逼近1萬億元大關。
不過,迅速壯大的資金池業務也面臨著潛在的政策風險。日前,有傳言稱北京和深圳兩地叫停券商資金池業務,在市場上引起不小的波動。證券時報記者向相關監管部門求證后獲悉,該項業務并未被叫停,上述監管部門僅進行電話和面談了解該項業務的進展情況。
定向資管超8000億
統計數據顯示,券商定向資管規模已超8000億元,其中以銀證合作業務為主,包含票據業務和資金池業務。而其資金源頭正是由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資金,投資標的則是各大商業銀行持有的銀行承兌匯票、應收賬款以及其他投資項目。
政策放寬使得券商資管能夠利用定向資管承接票據業務和資金池業務,這種規模擴張對券商而言,或許是一個發展契機。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集合理財資管規模約為1635億元、定向資管超過8000億元、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超過100億。由此可以得出,券商總資產管理規模已超過9735億元。這意味著,券商資管規模從2011年年末的2819億元飆至近萬億元,增長了2.5倍。
“飆升的規模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監管部門為此在10月底進行了調研摸底,了解各類資產的投資范圍及發展情況,或許是這一舉動引起了券業的不安。”知情人士稱。
不過,深圳某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助理表示,“潛在的政策風險顯而易見,如果監管部門暫停信托承接票據業務和資金池業務的話,或許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出于監管風險的考慮,暫停券商做這項業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