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上市券商凈利降百分之十五
作為轉融通等創新業務最直接受益者的證券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卻差強人意。在自營和投行業務成為盈利支柱的同時,不絕于耳的降薪傳聞也從中報中可窺見一二。
截至昨日,19家上市券商2012年半年報全部披露完畢,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41.5億元,同比下降7.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17.6億元,同比下降15.5%。相比整個行業,上市券商的優勢已不復存在。此前證券業協會公布的全行業數據顯示,上半年券商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96%,凈利潤同比下降13.03%。
其中,上半年利潤正增長的僅有4家,東北證券以38.54%的凈利增速居首位;負增長的有14家,剛上市的西部證券跌幅最大,達到54.88%。
從盈利絕對值看,中信證券依然以57.88億元的營收、22.49億元的凈利潤領跑券商行業。但由于沒有了華夏基金的并表,中信證券凈利同比下滑24%,高于第二名海通證券的降幅,導致兩者凈利差距縮減至2.2億元。廣發證券依然保持在第三名,且與第四名華泰證券的差距有所拉大。
從券商收入構成看,由于上半年A股市場行情低迷,19家券商的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也出現同比約三成的降幅,且所有上市券商的凈收入均為負增長,降幅最大的山西證券同比下降42%。
不過,在IPO估值逐級下探的上半年,投行業務凈收入出現差異,也成為上述4家實現凈利正增長券商的主要利潤支撐。其中,東北證券突擊表現,同比大增609.19%;廣發證券、方正證券和中信證券的承銷業務凈收入也都有50%以上的增長;而西部證券上半年在承銷上卻顆粒無收。
在自營業務上,雖然上半年A股“跌跌不休”,但19家券商的預判比較準確,大部分都增加了固定債券產品的投資比例,整體同比略有增長。值得注意的是,Wind統計顯示,19家券商的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均為正值,這就意味著在自營投資上,截至今年上半年末,19家券商全部實現了浮盈。僅太平洋證券、中信證券出現了同比小幅下降,但西部證券的降幅卻達到了70%。
雖然至今未有券商承認已進行了降薪、變相裁員,但從中報可見,各家券商應付的職工薪酬上半年確實出現下降,19家券商應付職工薪酬同比下降14.14%。
其中,薪酬降幅最大的為東吳證券,同比下降了76.5%。西部證券、光大證券的同比降幅也分別達到了52.25%和44.36%。“下降不外乎兩個原因,平均薪酬水位下沉,或者員工人數減少、但在職員工薪酬保持不變。”一券商行業分析師說道。
Wind數據統計顯示,19家上市券商中員工薪酬同比下降的有10家,卻也另有9家出現了逆勢上升。其中東北證券和宏源證券的同比漲幅分別達到了95.54%和96%。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