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月產業資本減持套現142億元
兩個月減持142億,創業板是重災區,集中在醫藥生物、信息服務行業
“鉆石底”?“篩子底”?
隨著大盤的步步走弱,滬指更是創三年來新低,擊穿了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此前所提出的堅不可穿的“鉆石底”——2132點。截至7月30日收盤,上證指數收于2109.91點,跌幅為0.89%。
部分投資者的信心隨著大盤的下行,也跌入冰谷。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今年6月份有3萬多A股賬戶選擇了銷戶。
“悲觀及絕望”的當然不只是普通投資者。最讓市場恐慌的,是伴隨著大盤下行產業資本的出逃。
產業資本一般指公司本身或母公司、重要股東、公司高管以及同行業公司等。基于對本行業的高度理解和深刻認識,他們對公司價格定位更為理性和準確。產業資本的二級市場行為對公司股價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顯示,從滬指步入下行區間的5月份至今,上市公司公告的產業資本凈減持額超過100億元。
“產業資本在7月份凈減持額已經很小,但與以往的市場底部區間不同,最近產業資本的增持也出現乏力,所以現在市場還非常脆弱。”專注于產業資本研究的德邦證券分析師胡青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南方一位私募人士向記者表示,“作為產業資本,他們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比普通投資者更為了解,他們的增減持行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對公司后勢的研判。”
兩個月減持142億元
7月末,江西銅業(600362.SH)公告,其第一大股東江西銅業集團在6月18日至7月9日,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了其1248.06萬股A股。
以江西銅業在此期間的均價計算,減持額達到3億元。作為第一大股東的產業資本的減持果然引起了市場的恐慌,在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江西銅業分別重跌5.68%和2.67%。
江西銅業集團有關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減持是因為資金困難,而且擴張也要錢,并不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江西銅業在公告中則沒有對大股東的減持行為作進一步解釋。
事實上,江西銅業集團的減持并不是孤例。
記者根據興業證券策略部的研究統計,從5月4日至7月6日,A股上公告產業資本減持的家數為151家,而同期公告增持的家數則為55家。
記者根據上述區間內公告增減持公司的變動部分參考市值,初步計算,產業資本的減持金額約142億元,增持金額約38.6億元。這樣,在這個區間內,市場的產業資本凈減持金額為103.4億元。
據興業證券統計,上述151家公告減持的上市公司中,攀鋼釩鈦(000629.SZ)所涉產業資本的減持額最大,其變動部分參考市值超過20億元。這主要是由于其股東中海信托的大幅度減持。在減持公告發布之后,攀鋼釩鈦的股價步入下行區間。
而在上述公告增持的上市公司中,中國石油(601857.SH)增持部分的參考市值則超過24億元,主要是由于其控股股東中國石油集團的大幅增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