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遭數十名投資者上門索賠 稱炒白銀被誤導
新京報訊 (記者尹聰)大智慧正在遭受來自投資者的“討伐”。昨日,數十名投資者來到大智慧總部,要求獲得賠償。據一位投資者介紹,他們以前多在大智慧旗下的民泰貴金屬交易所,操作過現貨白銀等交易。他們認為,民泰貴金屬交易所在白銀交易中“設局”,導致了他們投資巨虧。對于此事,大智慧方面未公開回應。
投資者稱炒白銀被誤導
昨日上午,大智慧位于上海陸家嘴的辦公樓前,聚集了十多位“維權者”。據人民網報道稱,維權者要求與大智慧董事長張長虹進行對話。
投資者秦軍告訴新京報記者,此次“維權”活動自上周開始,由一個維權QQ群發起。記者在該QQ群看到,目前群內自稱“大智慧受害者”的人數,已經超過200人。
據秦軍介紹,他們多是大智慧的白銀投資者,也有部分人購買了云操盤和大智慧推薦的股票。但他們從這些投資中非但沒有賺錢,反而蒙受了損失。
2013年10月,大智慧以7000萬的價格,取得民泰貴金屬交易所70%的股權。包括秦軍在內的多位大智慧炒股軟件的用戶。從那時開始,相繼接到大智慧的銷售人員推銷“炒白銀”的消息。秦軍稱,他后來投入了50萬元開始炒白銀現貨。但按照民泰貴金屬的“喊單”進行操作之后,自己一天虧了5萬,另一天虧了12萬。
“有時,外部的數據看上去是利空的,我判斷應該是買空;但分析師喊的是買多,而且要求半倉操作。”秦軍稱,他直觀感覺,分析師有時會“故意喊錯方向”。
此前,記者曾接觸過幾位民泰的現貨白銀投資者。他們描述的投資經歷,與秦軍相似。
人民網報道稱,維權QQ群受害者的損失總計達到600萬元。而秦軍則稱,合計損失可能達到幾千萬。
大智慧暫無回應
今年央視的“3·15”晚會,曾曝光了天津貴金屬交易所下屬的幾家會員單位,設下層層陷阱,使投資者“賠多贏少”,更有甚者“幾乎傾家蕩產”。部分民泰的投資者認為,他們的虧損也系陷入這一“騙局”所致。此后,他們開始與大智慧溝通,要求對方退還損失。
“對我們的維權訴求,大智慧方面,一直沒有積極回應。”秦軍稱。
央視曝光后,記者曾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大智慧客服。一位工作人員稱,“民泰貴金屬是正規公司,不存在央視曝光的那些問題”,“分析師的喊單,只是根據市場的情況給出一些參考;買入和賣出,還是要靠客戶自己判斷、自己把握風險。”
民泰貴金屬對大智慧的業績貢獻有目共睹。去年前三季度,大智慧巨虧1.95億元。但2013年底,大智慧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166萬元。其中,民泰貴金屬交易所貢獻利潤3823.9萬元。
據秦軍介紹,此次維權活動,大智慧董事長張長虹并沒有露面,其工作人員也并沒有正面回應“要求賠償”的訴求,“只讓我們填了一張表,登記了一下個人的受損情況。”新京報記者昨日致電大智慧董秘辦公室,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在爆出“投資者維權”新聞的情況下,昨日,大智慧股價收盤報6.97元,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29%。
■ 分析
專家:分析師可能促使頻繁交易
昨日,山東一家期貨公司的經理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現貨分析師并不一定會故意喊錯單誤導投資者,但有可能會促使投資者頻繁交易或重倉交易,進而從中獲利。
據了解,期貨交易屬于撮合成交,是一種純市場行為。而現貨交易則采用做市商制,只要有報價就會成交,因此,在類似于維權事件所指的交易行為中,交易所實際上充當了投資者的交易對手角色,投資者是在和交易所進行交易。
對于投資者質疑的“分析師喊錯單誤導”等情況,該期貨經理認為,并不一定是分析師的主觀故意,“畢竟白銀市場變化很大,分析師肯定不能完全準確把握行情”。但該經理認為,當投資者頻繁交易或者重倉交易時,分析師可能存在一些“不好的想法”。“對于投資者來說,現貨交易投資者一般是負多贏少,這樣在頻繁交易之后,作為對手的交易所,就可能獲益更多。
據該期貨經理介紹,正規的期貨公司,是由證監會審批監管的,并且監管非常嚴格。而貴金屬現貨交易,則多是由地方政府審批,缺乏監管。
(原標題:大智慧遭數十名投資者上門索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