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將迎結構復蘇 城鎮化建設刺激需求
本報訊 兩市周三如期步入震蕩,滬指微跌0.01%,深成指微漲0.55%,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個股的精彩表現。在申萬二級行業板塊中,上漲占比接近七成,其中汽車制造板塊以3.19%的漲幅毫無懸念摘得第一。
數據顯示,在申萬二級行業分類中,汽車制造板塊中22家車企的股票昨日悉數上漲。其中金杯汽車、一汽夏利、長安汽車3只個股以漲停板報收;長春一東上漲9.25%,比亞迪、東風汽車漲幅均在5%以上;江淮汽車、長安汽車的股價也創出了近半年以來的新高。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汽車產銷量為1748.29萬輛和1749.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1%和4.03%。從單月數據來看,11月全國汽車產銷量為176.14萬輛和179.10萬輛,環比增長10.99%和11.52%,同比增長3.92%和8.16%。據此,中汽協相關人員預計,2012年汽車銷量觸底回升,全年產銷有望“雙超”1900萬輛。
由此可見,今年的汽車銷量的確較上年有所提升,不過從22家上市車企的經營情況看,卻并沒有像產銷量一樣急速回升,似乎有點“以價換量”的味道。另據Wind統計顯示,汽車制造板塊在今年前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分別下滑9.94%、10.69%、14.47%,整體業績逐級遞減。22家上市車企前三季度共實現凈利潤278.62億元,同比小幅增長3.78%;其主營利潤共計409.0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12%。此外,在22家車企中,有6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較去年有所下滑,16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減少。然而金杯汽車、福田汽車、長城汽車卻逆勢躋身三甲,前三季凈利潤增幅分別為201.75%、75.54%、50.58%。
對此,日信證券研究員王梁認為,汽車行業處于轉型之中,正經歷著由量變到質變的第二年。從產銷數據來看,回升勢頭明顯,其中乘用車的增速要快于商用車。不過自主品牌的占有率下降了1.39%,而日系車的環比增速達到72.17%,這可以看出品質服務價格依舊吸引消費者。明年市場格局變化的決定性因素除了在品牌格局、產品格局的變化之外,消費者結構的變化也非常重要。因此,部分逐步擁有技術儲備、品牌價值的上市公司,在未來市場平穩增長狀態中以質量換數量的穩步盈利增長會逐漸體現。
“汽車行業在2013年整體表現將有望好于2012年,城鎮化建設會刺激微型乘用車和商用車需求。”東方證券汽車行業研究員姜雪晴表示,2013年,轎車中的自主品牌已經度過了最困難時期,大中客車將從公交、新能源、校車尋找新的增長點,重卡則很有可能迎來需求恢復性增長。現階段是轎車進入家庭的第二階段,隨著人均收入不斷提高,車價逐年下降,中西部城市及四、五線城市的需求將會逐漸釋放,城鎮化建設將加速輕型車需求的區域性轉移,自主品牌轎車、輕卡、微卡等需求也會隨之釋放。不過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宏觀經濟的復蘇速度對汽車行業的需求會有一定影響,而原材料價格也會影響車企的盈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