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周三重啟公開操作完全對沖到期量后,公開市場11日再次逆回購600億。央行公告稱,周四進行300億7天、300億14天逆回購操作,當日300億逆回購到期,單日凈投放300億。這也是三周來首次實現資金凈投放。
央行恢復凈投放但投放規量小,不改資金面延續收斂態勢,主要回購利率進一步上升。銀存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全線上行,且上行幅度較前一日加大;交易所債券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多數上行。
有機構人士表示,對非銀機構來說,目前流動性仍屬正常范疇,融入利率抬升主要是央行此前持續凈回籠效應的進一步顯現。預計月中繳稅將對資金面帶來擾動,且中國農歷春節前銀行備付需求增加,從而提升市場謹慎預期。不過,從央行推出臨時準備金動用等機制來看,維穩姿態猶在,后續需關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情況。
有市場交易人士稱,本周流動性問題應該不大,下周將有MLF到期和例行繳稅,屆時資金面恐面臨擾動,特別是在監管趨嚴環境下,金融機構資金過橋作用被削弱,銀行和非銀、大銀行和小銀行的流動性分層可能進一步加劇,往后資金面又會回歸偏緊局面;不過預計央行仍會靈活操作以穩定春節前流動性。(記者 鐘源)
由于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適中水平,1月9日央行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有1300億逆回購到期,全天凈回籠1300億。
為完善和優化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央行5日在其官網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央行1月9日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后處于適中水平,今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昨天,央行公告宣布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籌)的個人征信業務申請,并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征信機構管理辦法》等規定,將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籌)的相關情況予以公示。
央行公告,由于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1月3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此為央行連續第八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900億逆回購到期,凈回籠900億。
央行公告稱,在現金投放中占比較高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在春節期間存在臨時流動性缺口時,可臨時使用不超過兩個百分點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使用期限為30天。
央行在昨日發布了《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簡稱“《規范》”),根據風險防范能力的分級對個人客戶的條碼支付業務進行限額管理,新規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記者關婧)央行在昨日發布了《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簡稱“《規范》”),根據風險防范能力的分級對個人客戶的條碼支付業務進行限額管理,新規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了《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范(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范(試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北京網絡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鷂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規范》的發布、落實能夠嚴守金融安全底線。
快速發展的條碼支付業務將告別“無證駕駛”,迎來監管規范。人民銀行27日正式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的通知》,并配套印發安全技術規范和受理終端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在連續多日放水之后,公開市場終于調轉了“風向”。央行21日進行7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具體為300億元7天品種、300億元14天品種和100億元28天品種。
央行20日開展了8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14天和28天品種分別為400億元、300億元和1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5%、2.65%和2.8%。鑒于當日有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全天實現凈投放100億元。
2017年接近尾聲,下季房價走勢如何?12月19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公布的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接近一半的調查對象預期“基本不變”,近10%的居民預期“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布《中國人民銀行自動質押融資業務管理辦法》,《管理辦法》自2018年1月29日起施行。
央行4日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周一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