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資進入艱難時刻。
今年以來,財政部聯合多部委封堵地方違法違規融資動真格,從嚴肅問責到發文詳列違規舉債負面清單,尤其是“50號文”和“87號文”這兩項整肅地方融資的重磅文件公布,地方政府性融資出現驟減。
某銀行高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現在地方涉及政府購買服務的融資停了,融資平臺的新增融資也暫停了,我們的態度是先觀望,看看地方、財政及其他金融機構怎么做再說。
最近,國研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觀察》署名文章稱,87號文對政府購買服務類項目的影響直接,東部某市因采用政府購買服務從事項目建設,開發行、農發行等給到對應項目的融資總量達到上千億。87號文剛頒布沒幾天,該地區所有的銀行就停止已簽合同業務的放款了。
違規清查風暴震懾官員
所謂“50號文”是財政部等六部委于5月3日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87號文”則是指財政部6月2日發布的《關于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這兩份文件分別以正面、負面清單的形式規定了地方政府融資的范圍,被看作是財政部對地方債務連續高壓之下的兩個重要舉措。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表示,這次將對涉及到違規舉債的地方政府進行問責,相比“43號文”的不問責、沒有處罰,“50號文”和“87號文”對地方政府的威懾力更大,地方政府都在高度配合,以求保留融資平臺。
對于地方政府而言,最具威懾力的不僅是兩個文件,還有財政部處罰地方違法違規舉債行為的“真格”,目前已有多位地方官員受到處分。
今年1月份財政部發函重慶、山東、內蒙古、河南、四川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要求問責當地個別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此后,重慶市、山東等地公布處罰結果,多位官員受撤職、降級、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等。
最近,違規舉債清查風暴依然不斷,5月,財政部再公布江蘇多縣市違法違規舉債的通報,要求地方處理相關責任人。6月30日,財政部再通報河南駐馬店利用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規舉債問題,該地融資平臺負責人被撤職。
不僅如此,這輪違規融資清查風暴中,律師事務所、金融機構也受到牽連。
有地方官員表示,這次非常嚴厲,財政局長等人直接被撤職的處罰對我們地方觸動很大,所以未來地方舉債將更加謹慎。
最近,上海弘鯤商務咨詢公司董事長葉繼濤透露,在上海財大作培訓時,“因為講到了財政部對違規融資、偽購買服務問責的案例,學員中很多副縣長下課就來咨詢我該如何自查和整改。”葉繼濤向本報記者感慨地說:“要求千遍,不如問責一遍。這次地方官員是真的害怕了。”
清華大學教授王守清表示,為官不易,當然要發展經濟和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但既然為官,就要遵守政策,量入為出,不能寅吃卯糧、造成代際不公平等問題。
地方政府性融資受沖擊
由于財政部嚴厲的問責,首當其沖的是政府購買服務,一些違法違規借政府購買服務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被叫停,還有一些在建項目后續融資會出問題,地方政府性的融資自然要受影響了。
最近,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公告稱,圍場縣縣城夜景亮化一期工程項目政府購買服務承接主體正式廢標,原因是根據87號文規定,嚴禁將建設工程與服務打包作為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淄博市周村區城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政府購買服務)也因政策調整,終止了項目采購。
長期在地方做項目咨詢的中建政研信息咨詢中心總經理楊賀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輪地方債強監管后,我接觸到的不少官員比較焦慮迷茫,因為他們以前采用的融資手段被禁,想做事又不想碰紅線被點名,不少官員處于觀望狀態。“地方的融資形勢會變得很糟糕,因為現在金融市場流動性在收縮,如果沒有87號文,下半年的融資成本也會攀升。”
由于一些此前政策模糊地帶的項目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建設后,被87號文列入此次負面清單,這讓一些在建項目遭遇資金斷流。
據第一財經日報援引地方財政人士的說法稱,當地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項目和教育項目已經依規走完所有程序,簽訂完所有合同協議,并且已經支付了一部分款項,但由于87號文下發后嚴禁公路作為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銀行停止放款,導致一些工程停工。“地方官員不好把握一些民生項目融資是否合法合規,一些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比如幾十個億投資額的項目已經花掉了幾個億,后續的融資受到影響,成為當地頭疼的問題。”
頭疼的不止是地方政府,還有金融機構。“我們現在也不知怎么做,貸吧,害怕違規了,所以只能先觀望再說。”上述金融機構人士表示,目前涉及購買服務的新增貸款停了,區縣的融資平臺暫停了,現在只做3A評級的省級平臺公司的融資了,成本提高100bp以上。
該金融機構人士表示,像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隨便千億的貸款是正常的,銀行停貸主要是出于風險考慮。另外,像銀行縮表,同業和理財成本都很高,央行不放水,我們也沒有錢。“現在PPP項目的資本金和項目貸款一個月內都漲了100bp。”
日前,由民生銀行(8.120, 0.01, 0.12%)擔任發起機構、中誠信托擔任發行載體管理機構的“民生2017年度第一期企業應收賬款資產支持票據(17民生ABN001)”成功發行,這標志著銀行間市場首單采用批量發行模式的信托型ABN(資產支持票據)正式落地。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票據融資規模下滑1469億元,這已經是票據融資連續第七個月下滑。在5月份的新增人民幣貸款中,除票據融資減少外,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626億元,其他各項均增加。
一邊是房企對資金的極度渴望,一邊是監管的不斷趨嚴,房地產信托在搖擺中回暖,展現較強“吸金”能力。據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6月1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周(6月12日-18日)成立的集合信托中,房地產領域規模占比再次罕見居首。
隨著6月中下旬的到來,銀行年中考核影響開始顯現,銀行理財產品及貨幣基金“漲”聲響起。
近期,關于首套房貸利率上調的消息一直攪動人心,從收回利率優惠折扣到基準利率上浮,難道國家政策不再支持剛需了?
近日北京、上海、廣州多家銀行再次收緊房貸政策,部分銀行將首套房貸利率上浮10%,甚至20%。
不同的銀行在交易銀行領域或者有不同的探索模式,但是主要的方向都是將銀行產品和服務更多地嵌入到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
銅掌柜分析師認為,P2P網貸行業已經步入監管時代,信息披露是監管層對P2P網貸行業的重大要求,隨著信披指引出臺和各項舉措落地實施,將大大提高行業信息透明度,平臺信息披露也將進入更加規范的階段。
你很難想象,自己在銀行辦理業務的過程中,或許并未與銀行的正式員工真正接觸,盡管僅僅是上市銀行的員工總數去年年底就接近222萬人。
在證監會和銀監會雙管齊下規范委外產品的發展后,委外的風向似乎開始轉變。對于基金公司而言,銀行委外遭遇嚴格監管無疑意味著一個時代的落幕,傳統的“通道式”委外已經不再具備市場。
針對“某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近日大舉贖回委外近千億元”的市場傳聞,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銀行、公募基金等多位機構人士稱,某國有大行確實正在著手贖回部分委外資金,不僅包括公募、專戶,還有券商資管,其中,僅從某家基金公司處贖回的委外規模就達到近百億元,不過,對于“近千億”這個數額無從查證。
同業存單一邊是巨量到期,另一邊是供給放量——這個尚未被監管的資產負債擴張工具,正深刻地沖擊銀行資金面。
通過一次次打交道,他徹底被郵儲銀行的服務折服了,走到哪里逢人就說:“郵儲銀行的服務,我是真服氣了,他們不僅工作上盡心盡力,其他方面還會盡可能幫你解決困難!如果你們需要錢也可以去試試,保證你們滿意而歸!”
隨著北京率先收緊房貸利率至不低于基準利率的9折之后,已有廣州、深圳、佛山、廈門、石家莊等多個城市跟進上調,其中、惠州等地首套房貸利率折扣已升至9.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