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事長董明珠 新京報記者 李冬 攝
只字不談小米,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的訪問讓記者們覺得平淡。即便針對此前蘇寧聯手美的、志高等6大空調品牌發起“破格行動”,董明珠也只是稱“很無聊”。1月9日,格力第三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董明珠再一次面對媒體侃侃而談,這次她不再打口水戰,大談格力的現在和未來。
董明珠說,2014年格力肯定能完成1400億計劃。她還透露了從未公布過的想法,格力在智能家居方面有準備,一年內落地。她首次承認,格力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多元化時代。
于外界而言,這一次董明珠帶著變化而來,她的只言片語中隱藏著格力計劃中的未來。
1400億惹“禍”
1月9日這天,整場訪問下來,幾乎都是“規定動作”,董明珠沒像以前一樣“口出狂言”。前幾天在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采訪時,董明珠就表示,不會再就與雷軍[微博]的賭局接受媒體的采訪,也不想再打嘴仗了。
不過當媒體問到格力1400億目標時,董明珠提高了嗓門,“業績根本不用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我就知道,我們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2014年下半年,深陷輿論漩渦的董明珠幾乎“天天上頭條”。這些從根本上,都源于格力的年終目標1400億。
大概在2014年七八月,天氣還很炎熱,空調銷售仍在旺季。但業內悄然蔓延一種說法,即空調業將遭遇嚴重的庫存高峰,全行業庫存達到2000萬臺左右。空調行業游戲規則是層層壓貨,作為龍頭企業,在渠道上擁有絕對話語權的格力,成為業內最擔憂的對象。
行業危機隱而不發,董明珠仍不時見諸報端,每次都因為與小米董事長雷軍的10億賭局。2013年年底,董明珠與雷軍一同獲得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兩人“對賭”小米5年內能否超過格力。彼時董明珠正式接棒格力電器(42.61, -1.49, -3.38%)掌門人剛過去一年多。就在2013年,董明珠多次對外表示,格力每年要增長200億,5年內(2017年)要實現2000億。
不容挑戰的目標既已定下,2014年國慶節,由格力發起價格戰也就不足為奇了。“格力要通過價格戰,消化庫存,擠掉對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保住自己的龍頭地位,也保住2014年1400億的目標,為每年200億掃清障礙”,分析人士稱。
緊接著,2014年11月,格力又推出以舊換新政策,“定頻換變頻,立減1000元”。董明珠說,她為此準備了50億元的補貼,以期換來500萬到1000萬臺的銷量。2014年12月,外界傳出董明珠對經銷商的內部講話,其兇狠的“清場”計劃曝光。
這一攬子動作出來,空調行業“嘭”一下就炸開了鍋。隨后,蘇寧聯手美的、志高等國內6大空調品牌發起“破格行動”,“6+1”圍剿格力。對此,董明珠認為,這種話題“很無聊”。
有記者問董明珠,是不是你的觀點被別人誤解了,所以才上演了這樣一出鬧劇。董明珠的回答頗值得深思,她說,“我跟這些企業也沒矛盾,我相信他們心里頭明白,也不是誤解。”
“智能家居年內見面”
格力專營空調產品,如今體量過千億,是由出貨三四千萬臺空調實現。僅靠一種產品就過千億,中國所有家電企業中只此一家。但業內質疑,未來2000億、1萬億也靠賣空調嗎?
多年強調“專業化”的格力有所松動。1月9日下午,董明珠對媒體說,格力電器已經不知不覺進入多元化時代。這是董明珠針對格力多元化的第一次明確表態。
這兩年,格力已經擴展了產品品類,包括晶弘冰箱、電飯煲、加濕器等生活類小家電。董明珠曾說,晶弘冰箱跟格力沒有任何資產關系,格力僅是技術輸出,但董明珠待它卻“視如己出”,免費為其代言廣告。格力小家電公司成立已有幾年,2013年因北美地區爆發格力除濕機召回事件,董明珠干脆換牌“大松”,區隔同時也是保護格力品牌。
董明珠坦陳,這些品類并沒有用格力品牌,而是用了晶弘、大松品牌,希望除格力品牌之外,格力電器再創造出其他國際品牌。資深家電行業人士劉荷清說,格力所謂“多元化”與“專業化”其實不矛盾。“只要不跑偏,還在做電器類,做縱深產業鏈,就還是專業化,或者叫相關多元化。”
就這樣,格力承認了多元化的未來。緊接著,董明珠又拋出一個重磅的“智能家居”規劃。
董明珠說,對于智能家居,我們并不是沒有思考。目前格力實施了第一步,珠海可以遠程監測診斷全國各地的中央空調,保障消費者安全和售后服務。格力要做的第二步,是在掌握了上游環節的技術后,將其嫁接到冰箱和生活電器上。
據家電專家劉步塵預測,格力目前品類還不夠豐富,如果玩智能家居,最大的可能是實現小家電的智能化操控。
不過,有知情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格力內部一直在尋找開動智能家居的鑰匙,比如有的企業用路由器,有的企業用盒子,有的企業用手機做智能操控中心,格力選擇手機作為連接中樞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不久前董明珠“分分鐘可以滅掉小米”的言論并非一時興起。格力究竟會自己做手機還是與手機企業合作,目前沒有明確消息。
至于格力的智能家居到底什么樣,董明珠賣了個關子。她說,“一年以后,甚至于不到一年時間,便會看到我們格力電器的智能家居是什么狀態”。
“左擁右抱”和“單打獨斗”
在格力“互聯網”化進一步孕育的同時,它的對手都已經亮出底牌。這對格力而言,是挑戰。
2013年年底,海爾最先發力,接受阿里巴巴[微博]28.22億元入股海爾電器,阿里與海爾旗下日日順物流聯手設立合資公司,打造大件消費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裝服務。與此同時,阿里與海爾在產品上的聯姻也順理成章,不久前,雙方聯合推出了海爾阿里電視。
2014年年底,美的迅速完成“左擁右抱”,先是接受了小米科技[微博]12.66億元的入股投資,雙方約定在智慧家居、移動互聯網、線上線下融合等方面進行合作。隨后,美的又在2014年最后一天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約定在智能家居、物流配送上互補,年度經營目標為100億元。
有分析認為,商業合作中的企業雙方通過戰略合作“各取所需”,完成對自身短板的填補以及轉型期的助推,明顯比單打獨斗顯得更聰明些,所以未來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互抱“大腿”是趨勢。如今,美的牽手京東小米,與阿里海爾陣營形成對壘,兩個聯盟在物流、大數據方面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只是,在這一輪競爭中,一直堅持單打獨斗的格力被甩在了后面。近日,格力總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說,格力在智能家居方面,希望創造出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產品,如果能實現這一點,對外合作也是可行的,格力沒有設定框架。 新京報記者 李媛
■ 相關
“能效領跑制”利好龍頭企業
1月8日,發改委等7部委聯合推出醞釀多時的《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其中規定,變頻空調、電冰箱、滾筒洗衣機、平板電視四類大家電作為首批用能產品納入制度實施范圍,但具體細節未公布。
該通知規定,能效“領跑者”的入門門檻是能效水平達到國家標準1級能效以上,而且是同類型可比產品中能源效率領先的產品。不僅如此,成為能效“領跑者”的家電產品,還必須采用先進高效的節能技術和零配件,產品在全生命周期能耗較低且必須是量產的產品。
對符合要求的產品,國家正在制定激勵政策,但尚未公布具體的補貼方案。瑞銀證券預計,補貼范圍將較小(5%左右),但補貼力度大(可能超過之前激勵政策),將拉近領跑產品和其他產品的成本差距,政策利于技術水平高的行業龍頭。
瑞銀證券稱,空調是家電各產品中能耗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產品,目前變頻空調一級能效銷量占比約4%,主要由龍頭公司提供,若補貼實施,預計將增強其高端產品的競爭力,并增厚龍頭公司凈利潤。(李媛)
兩會期間,在一場論壇上,人大代表、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與政協委員、財政部原財科所所長賈康,與找鋼網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郎永淳就傳統制造業如何轉型升級展開深度對話。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關于新能源汽車布局的問題時,董明珠依然自信滿滿:“只要是一個市場,就會遵循優勝劣汰的規律。
在商界流傳的事故里,有一種企業的死亡叫“成龍代言”。代言小霸王,小霸王倒閉了;代言愛多VCD,愛多老總坐牢了……
對于格力風風火火地進入手機行業,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早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了擔憂,他認為手機行業太亂,只有少數廠商能夠最終生存下來。
毫無意外,在6月1日舉行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再度把董事長與總裁兩職一肩挑。但出人意料的是,從不曾改口過的董明珠,不僅主動將格力手機的目標銷量降低一半,更是為自己卸下了每年營收增加200億元的沉重包袱。
騰訊科技訊 6月3日,據北京商報報道,現階段格力手機處于小批量生產階段,預計將于下周到貨。在6月1日舉辦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曾表示,格力手機已經銷售,對外售價為1600元,供不應求,銷售5000萬部沒問題。
董明珠在會上透露,格力手機已經銷售。另外,董明珠表示,格力手機供不應求、數量有限,對外售價為1600元/部。
董明珠表示,目前格力手機數量有限,供不應求。但談及未來的銷量,她頗為自信,“格力手機銷售5000萬部沒問題。”
日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再度放出格力手機的風聲,聲稱“格力手機已經投放市場開始銷售”。北京商報記者多方調查獲悉,格力手機暫未進入社會零售渠道,具體價格也并未公布。
作為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本人也是此次分紅的受益者,將分得6000多萬元。除了高分紅外,隨著格力股價上漲,董明珠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身家也大漲。在家電業整體低迷的年頭,最慷慨分紅的背后,格力所面臨的壓力也不小。
格力手機將會搭載5.0英寸、720P顯示器(TFT技術),1.2GHz主頻的CPU,內存組合為1GB RAM &8GB ROM,相機組合為200萬像素+500萬像素,最大支持32GB內存擴展,并運行Android 4.4.4系統,由深圳市卓翼智造有限公司代工生產。
格力手機將會搭載5.0英寸、720P顯示器(TFT技術),1.2GHz主頻的CPU,內存組合為1GB RAM &8GB ROM,相機組合為200萬像素+500萬像素,最大支持32GB內存擴展,并運行Android 4.4.4系統,由深圳市卓翼智造有限公司代工生產。
前天,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中山大學的一場論壇上突然秀出了“格力”牌手機,引發一片驚愕。昨天,格力股價開盤漲幅一度超過5%,隨后逐步回落,全天收漲1.64%。對于格力要做手機,有業內專家認為這是董明珠的任性之舉,在手機行業,新品牌的機會已經不多。
“不應該保護這些偷別人專利的企業,應該(把他們)罰到傾家蕩產,罰到下次不敢再去偷。科技進步越來越快,不怕競爭,就怕不公平、不公正。”董明珠語出驚人。
要讓更多人通過“中國制造”來了解中國 董明珠稱,格力從來不是傳統制造企業,接下來將在智能化上對小家電等領域進行多元化布局。” 董明珠表示,“中國制造2025”不僅對格力,對整個中國的制造業都提出了一個新的奮斗目標。
對很多職業女性而言,董小姐就是神一樣的存在。2014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粉絲們爭相與董明珠合影,把會場入口的一面電子顯示屏擠翻在地。一位來自江西的女經理人會后將自己搶拍的和董明珠的合影作為微信朋友圈的頭像。由于拍照時激動過甚,手抖,照片其實模糊不清。“作為職業女性,做到她這樣算是頂峰了。”這是她崇拜董明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