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兌現難振A股 多空參雜面使IPO資金壓力仍存
盡管有著6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1.0%再創年內新高,同時市場平穩度過半年末的重要資金考核時點等利好消息,但昨日股指的走勢卻未因此振奮,滬深兩市主板指數漲跌互現,連日上漲的創業板指數也放緩了上漲的步伐。是什么原因使得近來人氣爆棚的A股市場突然開始有所冷卻呢?
多空摻雜的消息面
昨日市場重量級的消息可謂是多空參半。首先是官方的6月制造業PMI數據回升至51.0%再創年內新高,這已是該指數今年連續第4個月回升,表明制造業延續了近來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而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新訂單指數上升幅度最大,是PMI上升的加速器;生產指數最高,是PMI平穩運行的穩定器。
其次,市場整體流動性平穩度過半年考也值得關注。作為重要的銀行考核時點,去年6月時市場的“錢荒”景象今年并未重現,盡管今年需面對新股IPO開閘這一因素的影響,但整體仍平穩度過。同時周二央行開展了200億元的正回購操作,相較本周850億元的到期資金量,預計本周繼續維持資金凈投放的概率較大,對股市也構成一定的支撐。
而有關中石油(601857.SH)大連輸油管爆裂起火的新聞,則顯然對A股市場構成了一定的利空影響。盡管中石油自身股價的跌幅并不大,但卻導致了整個煤炭石油板塊的回調,其巨大的權重也使得周二主板市場走勢出現明顯回調,上證指數也是直到尾盤時才勉強收紅;深成指則報收7297.50點,跌幅0.62%。
IPO資金壓力難消
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彪等認為,在經濟企穩回升、無風險利率下行的共同作用下,三季度A股市場大概率會有較好表現。經濟下行風險有限的背景下,小盤股有望繼續唱戲。宏觀經濟區間式管理繼續進行時,在區間下軌附近,建議把握機遇,珍惜窗口。目前經濟面臨的主要壓力來自于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下行,由此引發的房地產投資增速下行的過程仍將繼續,而制造業投資也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不過分析結果顯示,總需求應該已經在企穩回升,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相關的“穩增長”政策措施近期已經開始發生作用。不過,四季度經濟的不確定性將變得復雜。
徐彪等預計,在流動性改善以及非標資產受整肅的背景下,無風險利率在三季度,甚至四季度大概率仍將繼續處于下行的趨勢中。在政策“穩增長”訴求高企的背景下,三季度的風險溢價預計將保持相對平穩的狀態,到四季度將取決于政策制定者如何看待風險釋放。
不過就股市而言,有關IPO的資金壓力仍然較大。如果6月份到今年年底要完成100家IPO,可以預期下半年IPO融資規模大致在1000億元。在目前市場處于低迷狀態下,這實際上是一個不小的規模。在市場流動性沒有持續上升的背景下,可能會對市場帶來一定的壓力。
而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則認為,隨著財政與貨幣定向寬松發力,定向穩增長初見成效,疊加外需出口回暖,經濟連續兩月企穩回升,經濟階段性企穩,支撐市場底部震蕩緩升。不過隨著穩增長措施頻出后,短期政策或進入真空期,7月中旬前市場仍將反復糾結,行情或仍為“窄幅震蕩、弱勢反彈”;待7月中旬正式公布經濟半年報、中央二季度經濟形勢研判與政策部署后,市場再作方向性抉擇。
肖世俊預計在穩增長目標下,后續定向寬松政策仍可期待。中央下半年定向寬松政策仍值得期待;同時在強力督查地方落實政策后,地方政府已開始積極有為;隨著經濟悲觀預期的修正及利率調控下行后無風險利率的回落,疊加資本市場制度改革開放(如滬港通、加大QFII額度),預計7月中旬后以低估值穩增長的藍籌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行情。
隨著半年報披露在即,近兩月已表露出的“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微觀企業盈利仍回落”情況,使得肖世俊預計以創業板為主的成長股業績存在下修風險;同時,IPO新規下申購踴躍,資金分流凍結壓力仍較大;業績與資金雙重干擾沖擊下,成長股波動性或將加劇。
(張志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