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市場維持弱勢格局 跟蹤政策把握交易性機會
雖然資金面在新年后有所放松,但我們對于市場短期走勢仍然相對謹慎。由于IPO的快節奏推出,加上部分經濟數據出現較大幅度回落,讓投資者普遍對市場信心不足。因此,預計短期內市場仍將維持弱勢回調的格局。但是,經濟回調幅度有限,IPO不會改變市場長期運行方向,因此市場整體回調幅度預計相對有限。
主導因素發生變化
新年伊始,股市并未“馬到成功”,在不多的四個交易日中,出現多次大幅度下挫,滬綜指累計下跌超過3%,不但跌破2100點,甚至逼近2000點整數關口。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導致成交量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創業板走勢持續強勁,創業板指數新年后上漲達到3.84%,與主板形成鮮明對比。
雖然A股在新年后延續了年前的調整趨勢,但我們認為調整的原因有了變化。新年之前流動性是決定市場的重要因素;但新年之后,隨著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資金大規模需求的消失,市場中各拆借以及回購利率大幅度回落,流動性緊張的局面明顯緩解,可以認為這種時點性的流行性緊張對于市場的不利影響基本結束。從現在來看,決定市場走勢的核心因素將重新轉移到經濟基本面和市場環境等方面上來。
宏觀經濟有走弱跡象
從經濟整體來看,經濟反彈有明顯走弱的跡象,對大盤中期走勢形成一定壓制。上周官方制造業PMI公布,2013年12月份僅為51%,較11月份下降0.4%,結束了連續6個月不斷上升的態勢,且下滑幅度相對較大。其中,生產指數下降0.6%,新訂單下降0.3%,庫存下降1.7%。雖然庫存有所降低,但是新訂單和生產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而企業規模指數中,大、中、小企業指數均出現明顯的下滑,體現出各種企業業務都有所收縮。PMI的下滑顯示出經濟反彈的力度有所減弱,即使整體依然處于50%榮枯線上方,但是有持續走弱的跡象。雖然12月份經濟數據尚未公布,但出現小幅度回落的概率很高。經濟數據對于市場走勢將起到核心作用,數據的走低或打擊市場信心,不利于市場表現。
當然,我們也不認為經濟會有過度下滑的可能。從2013年11月份已經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下降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上升0.4%,出口同比上升近7%。我們注意到,近期的各項數據同比變化相對穩定,不大可能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同時,政策對于經濟有較強的調節能力。在結構調整中,經濟增速必然要受到影響,但政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控制調整的步伐和節奏。我們認為,過度擔憂大可不必,經濟基本面雖然走低,但總體依然穩定。
IPO短期分流市場資金
另一方面,市場環境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尤其是IPO重啟后的新股集中發行可能會對市場形成新的壓力。在上周第一批公司拿到批文之后,下周有可能又有18家公司獲得批文。如此大密度的IPO,將對市場形成強大的沖擊力。按照證監會之前的計劃,1月份上市公司將達到50家,可以想象未來數周上市公司數量將非常驚人。尤其是目前市場信心不足,資金依然相對緊張,過快的IPO節奏可能分流市場資金,造成市場中的蹺蹺板效應。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我們不認為IPO會給市場造成過大的困擾,從歷次IPO重啟觀察,市場并非每次都因為IPO而出現顯著下跌。由此可見,IPO僅會對短期市場造成不利影響。
從第一批公司放行后的市場表現來看,主板回落而創業板持續活躍,這與市場之前的預期似乎有較大差別。在機構之前的預期中,由于新股估值可能降低,創業板為主的中小市值公司估值將受到沖擊,而主板不會受到大的波及。從目前來看,創業板顯然并未受到嚴重影響,走勢明顯強于主板。主板受到經濟基本面和IPO的雙重影響,將持續低迷。
具體到投資策略,我們認為依然應該立足于兩大方向選股:其一,把握年報公布的投資機會,目前正進入年報預告披露的密集期,年報預增尤其是連續多年保持高增長的公司是良好的投資標的;其二,跟蹤政策走向,在經濟轉型中政策推出密度較高,投資者可跟蹤政策走向,把握交易性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