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久盤未必大跌 投資者需要有足夠耐心
上周股市曾一度重返2200點,但沒能守住。隨后股指退至2200點下方整理,雖然每天都有點上下波動,但空間明顯收窄,橫盤整理的特征明顯。
形成這種局面有其合理性。首先,從11月14日股指探低2087點到20日摸高2207點,短短幾天股指出現了120點的震幅。如果放在過去,這樣的震幅并不算大,但是考慮到今年7月份到現在,股指的最大震幅也不過324點,則這樣的落差已經不算太小了。指數波動無疑是要消耗資金的,在基本沒有增量資金進入的前提下,這樣的波動已經對場內資金構成了不小的壓力,至少使其在一段時間內沒有能力發動新的行情,橫盤成為無奈的選擇;其次,資金市場利率的走高,給股市帶來的影響是復雜的,就目前狀況而言,6%甚至更高的短期拆借利率,勢必會分流股市資金。如果說今年以來的股市行情,基本上就是按照板塊輪動的模式在運作,資金不斷轉戰在各個熱點之中,那么現在熱點降溫了,而資金市場則有利可圖,它們自然會階段性地追求無風險收益,于是股市成交量就不斷下降,指數怎么也上不去;還有,深入分析一下11月中旬以來的股市震蕩,其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充滿了投機性。先是狂賭政策利好,導致預期落空后股市大跌。隨后看到三中全會相關決定又認為利好不期而至,再行炒作。盡管對改革政策有著各種各樣的解讀,但還是功利性地看待改革的多,研究改革所帶來的長期影響的少,由此引發的行情自然只能是短期的。同時,市場上原本存在的各種題材,被這樣炒了一把,原來的運行節奏亂了,因此也只能暫時熄火,陷入調整;最后,雖然現在市場內外看多后市的輿論很多,但大都建立在理論預期基礎上的,并且都有意無意地回避了股市資金面的問題,對于明年市場資金是否會進一步緊張,利率會不會進一步上升,以及IPO重開后股市資金的平衡問題,都缺乏可靠的定量分析。于是,一方面是大牛市聲音不斷,一方面則是人們難以形成對后市的穩定預期,結果股市雖然不至于大跌,但也漲不上去,橫盤也就成為一種必然。
習慣上,市場盤久了就容易跌,從目前的盤面來看,短期也出現了交易重心有所下移的跡象。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從什么角度來說,三中全會的召開以及中國實體經濟的企穩,已經封堵了股市大幅下跌的空間。在不出現意外利空的情況下,市場是完全能夠站穩2100點的。同時,隨著基本面的改善,市場資金面也會出現向好的變化,至少在明年一季度會這樣,從歷史經驗看,這也是資金相對寬松的時期。有了這樣的預期,那么盡管現在股市還在橫盤,但不會出現久盤必跌,相反到一定時候,還會有所上行。一般來說,再經過一到兩周,大盤的基礎打得比較好了,股指向上運行概率會相對大一些。如果是從月線來說,無論是11月還是12月,都存在收陽的可能。只是,目前投資者面對的還是一個正在橫盤的市場,走勢并不很強,行情與期望值有較大差距。因此,在保持充分信心的同時,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