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絡是行情第一步
創業板指數在20日均線——已經成為本輪上漲行情的生命線處獲得多方的“護盤”,正在大家以為原有的節奏仍然有效的時候,沖高時仍具有的兇悍氣勢卻戛然而止。隨后稍微強勢振蕩,并很快在主板結束調整逐波上行時漸漸轉為弱勢,最終收出的是一根長上影的小陽線,為后市留下可上可下的懸念。
在分時圖上疊加這兩個指數,得到的是一個X字樣,兩指數在11點20分左右交叉之后就分道揚鑣,主板在紅盤區域強勢振蕩,創業板則在綠盤區域無力上行。創業板指即使于尾盤基本收平,也難敵主板指數的強勢狀態。雖然對于后市創業板的分化已為市場共識,不過筆者也期望創業板指不是以破位下跌的方式,而是以高位振蕩消化的方式來完成分化任務。這樣其對剛剛回暖的主板的負面沖擊,也就可以減到最輕。
當然,一般來說,創業板指不可能如此契合技術形態地向下破位,后市還有可能以縮量上漲的形式,甚至創出新高誘多后才再次回跌調整,貌似維持原有上漲節奏其實卻暗流涌動。對量能的觀察,也就變得比較關鍵。目前情況下,不管創新高抑或破位下跌,放量都不是好事。操作上可作兩手準備,一是有效跌破20日均線后出局,一是縮量或者放量創新高時減倉。如果對主板感興趣,則可以跟隨市場調整風格,回避創業板的振蕩,不失為較穩妥的辦法。
目前主板行情漸漸熱絡起來,市場借助各種題材漲得此起彼伏,一些個股還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從而維持住行情的總體強勢。不過仔細分析一下,市場炒作的各種題材給人的感覺總是似是而非,拿“優先股”的預期為例,目前市場將焦點完全放在減輕融資壓力上面,而沒有意識到一旦推出來對上市公司可能不一定有利,雖然優先股在“救急”方面可以發揮較好的作用,但其高企的優先股息卻不免讓公司負擔增加,間接也影響投資者的分紅。不僅如此,在炒作上集中于銀行為主的金融股(雖然傳聞試點從銀行股開始)的做法,也明顯“不公平”。實際上,大量公司均求資似渴,一旦優先股制度成行,只要是個融資工具,相信上市公司都會善加利用不甘人后的,而這與現在的融資再融資的局面,似乎也不會有多大的區別。
不過,銀行股本身是市場的估值洼地,給點陽光就燦爛也屬正常。而且,在低迷日久的A股主板,短期過分炒作對激活人氣反有裨益。只要行情能確認走強,橫沖直撞一陣之后,相信市場也會反思各種題材說法,并漸漸走回理性軌道。
(林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