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中報業績嚴重分化 易方達半年縮水632億
基金半年成績單出爐,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同時,也讓很多人跌破了眼鏡。上半年國內各類基金平均收益均為正,不過基金分化嚴重,最高收益達41.55%,最差則是-33.44%,首尾之間竟相差了75%。
基金分化創歷史之最,煤炭石油等偏股基金大滑坡
據華夏時報,經歷了“紅5月”和6月的大逆轉,上半年上證綜指下跌12.78%,不盡如人意,但國內各類基金平均收益均為正,不過基金分化嚴重,最高收益達41.55%,最差則是-33.44%。此外,在公募業績整體表現優異的同時,基金內部的業績分化也更為明顯起來,表現最好的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40%,而表現最差的基金則虧損超過20%。
上半年開放式基金業績前五名為上投新興動力股票、易方達創業板ETF、融通創業板指數增強、易方達創業板ETF聯接、華寶新興產業股票。
而側重煤炭、石油、有色類資源股配置的偏股基金業績大滑坡,業績最低的為-33.44%,基金業績首尾相差近75%,創歷史紀錄。無論是2007年、2009年上半年的單邊上漲行情,還是2008年單邊下跌行情,基金首尾業績相差幾乎都在40%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中,全部是清一色的新興產業主題基金。新興產業、低碳先鋒、內需動力、創新先鋒、醫療主題等名詞是這些基金的標簽,其重倉的股票幾乎全部是新興產業概念股。
新公司規模縮水:方正富邦、紐銀梅隆西部均遭腰斬
據證券時報,上半年一些大型基金公司規模急劇縮水令人唏噓,縮水超100億元的大中型公司達到11家,合計縮水3091億元,占全行業縮水額的九成。而由于規模大幅萎縮,一些公司的排名也較去年底大幅下滑。
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減少5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19家,其中有11家規模縮水超過100億元,易方達基金公募規模從去年底的1908億元排名全行業第二,縮水至今年中期的1276億元,半年縮水達632億元,成為上半年規模縮水最多的公司,其縮水額占到了全行業的18.4%,規模排名也下滑到第三名,被嘉實基金反超。
從縮水比例看,成立不久、規模本來就不大的新公司當仁不讓成為縮水之王,其中方正富邦、紐銀梅隆西部、平安大華、國金通用等基金公司上半年規模均遭腰斬,縮水比例分別達87.23%、71.48%、56.03%和50.3%,成上半年縮水比例最高的公司,財通基金和浙商基金規模縮水比例也都超過36%。
最受傷的公募:華寶興業、易方達、南方
據理財周報,截至今年6月28日,上半年339只主動型股票基金平均取得5.52%的凈值漲幅,而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和深證成指分別大跌12.76%、12.78%和15.6%,主動基金戰勝了作為業績基準的滬深300指數達18.3個百分點。
不過,就在“成長股牛市”中,也有基金取得了超過-20%的收益。華寶興業資源優選,易方達資源行業和南方隆元產業主題成為上半年最受傷的公募,收益率分別為-26.75%、-26.09%和-22.24%。
華寶興業巨虧源自資源板塊大跌,掌舵人過于“稚嫩”;易方達巨虧源自兩次預判失誤;南方隆元巨虧源自錯誤的減持加倉,2012年減持中國遠洋、重倉持有山東黃金9114000股、2013年一季度大幅增倉了中信證券,事實證明,這三次操作都是錯誤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