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險市場屢屢違規 保監會忍無可忍欲揮重拳
今年以來財險市場惡性競爭愈演愈烈,違規事件不斷發生,違規行為花樣百出,今年上半年,中國保監會及各地保監局共開出罰單575張。部分地區的財險市場一度出現“自殺式”競爭,對此,保監會一忍再忍,終于還是忍無可忍。
據上海證券報,在近期召開的財險公司高管閉門會上,保監會細數行業“三宗罪”——銷售成本持續上升、虛假費用科目嚴重、中介機構暗中哄抬。并透露“截至4月末,全行業車險已經出現承保虧損”,以示警告。在此,中國經濟網記者將梳理那些觸碰保險會“紅線”的保險公司。
安誠保險:倒簽單 保費數據不真實
中國經濟網此前曾有報道,通過可查詢的最近3年的經營數據可以看出,安誠保險公司經營存在較大波動性。 近年年報顯示,該公司2010年保險業務收入為155566萬元,2011年同比增長10%至171125萬元,2012年為137935萬元,同比下降19.4%。從營業利潤看,2010年為2748萬元,2011年為-420萬元,同比下降115.28%,2012年為4980萬元,同比上漲1285.7%。從凈利潤看,2010年為2968萬元,2011年為384萬元,同比下降87%,2012年為5021萬元,同比上漲1207.6%。
保監會行政處罰顯示,在2008年至2011年期間,安誠保險由于倒簽單導致保險費收入數據不真實,使保險費收入金額分別少計720.21萬元、428.28萬元、48.25萬元、27.13萬元。對此,記者咨詢多位業內人士,都普遍感到不解。一般情況下,倒簽單損害的是保險公司的利益。然而,也有不愿具名的某保險公司人士表示,倒簽單不過是為了保費。但對于行業中的這一亂象,他不愿做進一步解釋。
天安財險:虛構保險代理業務
今年五月,保監會對天安財險廣西分公司開出了罰單:經查,2011年至2012年7月,該公司虛構保險代理業務并提取代理手續費,共涉及保費3497137.89元,虛列手續費支出451831.58元。班景敏作為天安財險廣西分公司工作人員,直接參與并實施上述違法行為,對該違法行為負有直接責任。上述違法事實有現場檢查事實確認書、相關人員詢問筆錄、相關財務記賬憑證復印件、勞動合同等證據材料在案證明。
太平洋財險:財務、經營數據不真實
天津保監會對太平洋財險天津分公司開出了罰單,行政處罰決定書稱,經調查太平洋財險天津分公司存在下列違法違規行為:虛列燃油費、汽車修理費,業務財務數據不真實,涉及違規金額合計345349.65元;無正當理由注銷賠案18644筆,導致經營數據不真實;太平洋財險天津分公司未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承保的保單號為ATIJ73002411Q000003S、ATIJ73002412Q000001G的財產一切險保單,通過保單特別約定,將“機器損壞保險(另一單獨險種的主險)”作為該“財產一切險”的附加險。
承保虧損,多家財險賠付能力差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近年來,部分財險公司依靠非理性“拼手續費”、“拼費用”、“拼費率”爭奪業務,要規模而棄效益,以粗放式經營換取保費增長。然而,這樣的“瘋狂圈地”,在市場人士眼中,形同于“自殺”,必將付出慘痛代價。
持續的“瘋狂圈地”,也令個別財險公司出現嚴重虧損。據知情人士透露,2012年,62家財險公司中經營虧損的公司有23家,承保虧損的37家。其中,有22家公司連續3年承保虧損,有17家公司連續5年承保虧損。
有的公司車險賠付支出占車險保費收入的50%以上,加上業務管理費、手續費、稅費等支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承保虧損。如去年天安財險車險保費收入71.2億元,賠付支出47.7億元,承保虧損4.5億元。不過,也有公司賠付占比不高,而承保虧損額遙遙領先,如去年英大泰和財險的車險保費收入21.9億元,賠付支出僅5.6億元,然而同樣出現承保大額虧損,虧損額達到2.2億元。
其中,利寶保險2012年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2%,較2011年的197%下降了65個百分點。該公司解釋稱,主要原因是:2012年12月,根據本公司股東和董事會決議,由美國利寶對本公司進行增資,增資金額為2.8億元,該增資完成后同時也于2013年3月獲得了保監會通過,經調整后,該公司2012年的償付能力將達到413%。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