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人壽保費下滑豪氣拿地 韓亞空難催熱意外險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償二代”有望幾年內出臺】
新聞摘要:保監會副主席7月5日在償付能力監管改革與合作國際研討會上透露:“自2012年4月啟動建設工作算起,預計三年內有望正式出臺"償二代"的具體技術標準,之后將進入市場測試期。”“償二代”的全稱為“我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中國現行的第一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始建于2003年,而“償二代”自2012年4月啟動建設,一年后保監會正式發布了“償二代”整體框架,并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償二代”時間表顯示,至2016年,計劃用3至5年完成建設。
評:償付能力監管要與國際接軌,同時也不能忽視本國特色。
【壽險預定利率放開 保單價格可降30%-50%】
新聞摘要:至今已施行14年的壽險產品2.5%的預定利率上限對于今天的保險業來講,已經有諸多不適。但保監會欲重點推動的這一利率市場化改革并不那么簡單,如何放開、放開多少的問題很考驗智慧,但放開已是大勢所趨。不過,東方證券研究所根據部分險企網銷產品“每投保一份就送集分寶”的行為判斷,壽險產品預定利率放開正式發文、何時落地意義已經不是很大,市場化競爭已經拉開帷幕。泰康人壽等險企通過網絡銷售的保險理財產品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定價市場化,實質上已經突破了2.5%的利率上限。
評:壽險產品市場化競爭已經拉開帷幕,客戶將是最大受益者。
【韓亞航空空難催熱意外險 網銷價格相差1倍】
新聞摘要:此次空難事故也引發了人們對航意險的關注升溫,《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從多家保險公司獲悉,空難事件發生后,近期客戶對航意險的咨詢和購買有所增加。不過,目前市場銷售的航意險保單,不同公司、渠道價格差距巨大,相同的保障價格最多相差近1倍。
評:不能看到了災難才想起保險,平時也應注重為自己買保障。
【保費收入下滑卻豪氣拿地 生命人壽立志成為地產商?】
新聞摘要:一邊是保費收入連續7個月同比下滑;另一邊卻豪氣出手372億元投建不動產,生命人壽最近的表現讓人有種轉型地產商的錯覺。2012年底,生命人壽“投資性房地產”占總資產的比例從5.65%增至9.16%。而同期新華人壽為0.33%,太平洋保險為1.11%,中國平安為0.53%。在2012年末國內保險公司各項指標中,原保費收入排第8位的生命人壽,投資性房地產增量和其占總資產比例雙料第一。
評:險企不加強保險業務,卻把重點轉投地產業是為哪般?
【中國人壽員工集體退保 保險銷售痼疾當盡快根治】
新聞摘要:近日,中國經濟網對中國人壽山西晉中分公司員工不堪高壓攤派銷售任務,醞釀集體退保的事件進行了集中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輿論反響。保險公司將銷售任務攤派給員工其實早已屢見不鮮,但使用高壓手段把員工逼迫到在論壇里發帖子號召大家揭竿而起,響應者又小成規模的就不多見了。國壽如此高壓攤派銷售任務,保險營銷員便不擇手段地去完成指標,國壽一直以來的銷售誤導問題居高不下,也就不奇怪了。
評:解決問題要從源頭入手,如此規則之下保險營銷員們怎能不去干“銷售誤導”的勾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