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自稱"主流券商" 資產管理業務扶不上墻
東吳證券(601555)周一晚間發布公告,2013年6月母公司經營出現虧損,虧損額2379.96萬元。數據顯示,2013年6月,東吳證券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75.24萬元,期末凈資產76.2億元。根據歷史公告,母公司5月份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實現凈利潤4680.36萬元。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盈利由正轉負。
公開資料顯示,東吳證券2012年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收入1215萬元,資產管理規模合計432億元,自稱“躋身主流券商行列”。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數百億的資產管理規模卻只獲得區區1215萬收入,平均管理費率不到0.03%。
此外,東吳證券近期被曝資管產品巨虧4成、數次更換資管掌門人、新業務目的在圈錢涉嫌違規等問題。如此看來,“主流券商”的說法似乎有些站不住腳。
資產管理業務孱弱不堪
目前東吳證券資產管理部共發行了五款產品:東吳財富1號、東吳財富2號、東吳匯利1號、東吳財富4號和東吳現金增利。其中,有3款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資產凈值都未超過1億元,另2款產品截至2013年6月27日的份額凈值不到1元。
據理財周報,截至今年6月27日,東吳財富1號份額凈值僅0.6074元,東吳財富2號為0.8453元。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前者資產凈值0.6323億元,后者0.9291億元。兩只產品成立以來至今,分別虧損39.26%和15.47%,且在同類產品排名中都處于中等偏下位置。
三年中更換了三位部門經理
上文提及的東吳財富1號產品,其現任投資經理是趙正風,他已是該產品成立以來的第4任投資經理。最初,這只產品投資經理是資管總部常務副總經理的陳強。產品成立2個月后,投資經理更換為時任資管總部總經理助理的王位。同年10月,時任資管總部總經理的李純鋼親自操刀東吳財富1號。2011年4月,投資經理又更換回王位。今年1月,趙正風才接管東吳財富1號。
資產管理業務扶不上墻,或是人事頻繁更換的主因。據理財周報整理,東吳證券不僅是投資經理,部門總經理也更換頻繁。任少華、李純鋼、馮恂,三年多來,資管部門已先后更替了至少3名總經理。
新業務目的在圈錢 涉嫌違規
據時代周報報道,2013年5月初,新東吳優勝推出“萬頃良田項目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以該專戶的委托財產,向鎮江新區經濟開發總公司進行債權投資,債權投資金額2億元,期限2年,專項用于鎮江新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中的大路片區項目建設。
國務院規定,各級政府不得以財政性收入、行政事業等單位的國有資產,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形式為融資平臺公司融資行為提供擔保。市場人士認為新東吳優勝“萬頃良田項目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已涉嫌違規。由此,東吳證券的合規與風控是企業面臨的又一問題。
此前,東吳證券在發行上市過程中,對刊登招股說明書前營業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事項未向證監會書面說明,也未在招股過程中作相應的補充公告。因此曾收到證監會下達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而東吳證券一直沒有充分認識到合規與風控的重要性。也因此,該公司正在致力擴大的股權基金投資(VC/PE)等創新業務,其實存在較大風險。
相關新聞
更多>>